摩托车论坛

搜索
查看: 59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沙尼亚 电影 1944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6-10-12 0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topic.motorfans.com.cn/Movie/1944.mp4


   1944 (电影) 编辑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先来点背景资料
  百度百科--深林兄弟
  波罗的海三国在1918年获得独立,但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卖了三个小国的利益,1940年苏军进入波罗的海三国。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波罗的海三国人民把德军当成解放者,不少人还参加了德军,战后,苏军对波罗的海三国进行了残酷的报复,在这个历史条件下,森林兄弟应运而生。森林兄弟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三个波罗的海东岸国家在苏联入侵和占领时期的游击队。二战后,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和西乌克兰也有类似的游击队组织。
  爱沙尼亚森林兄弟的标志在苏军1940年进入波罗的海三国后直至苏德战争爆发前的1940-1941年间,以及1944年苏军攻入波罗的海三国之后,波罗的海三国的五万多名居民拿起武器,利用茂密的森林作为掩护打击侵略者。
  立陶宛的森林兄弟的碉堡从单个游击队员到组织良好的军事纵队,森林兄弟的各个支队吸引了大量侵略者的兵力。



http://bbs.tianya.cn/post-filmtv-544544-1.shtml


电影开始
  此处是电影背景介绍,就不截图了
  文字内容:
  片中的“坦能堡防线”并不是在著名的东普鲁士坦能堡“今属波兰”
  而是位于爱沙尼亚和俄罗斯边境的要塞城市纳瓦尔的一条临时防线
  坦能堡防线只是德军起的代号而已,类似“哥特防线”“齐格飞防线
  ”
  1939年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一周后二战爆发
  1940年苏联吞并爱沙尼亚
  55000名爱沙尼亚人被征入苏联红军
  1942年德军占领了爱沙尼亚
  72000名爱沙尼亚人被征入德军
  1944年苏军打到爱沙尼亚边境

















    《1944》是爱沙尼亚导演Elmo Nüganen执导的一部新片,这位导演曾经在2002年拍摄了爱沙尼亚票房第一的《雪茫攻防战》。两部电影讲述的都是爱沙尼亚和苏联德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记忆。《雪茫攻防战》以一战后爱沙尼亚独立战争为故事背景,讲述的是几个学生走向前线为民族独立而战争的故事。而《1944》则缅怀了在二战中意识形态不同但是同样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爱沙尼亚的普通士兵。两部电影在时间上先后相隔了十几年,但是在电影中,导演用影像书写民族志的意图似乎始终未变。
     用影像书写民族志在当下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艺术行为。在很多曾经被殖民的国家中,电影人通过电影的手法,用影像唤醒民族意识,建立起统一的民族认同,以此来增加新兴国家的凝聚力。爱沙尼亚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爱沙尼亚多次遭受德国和俄国的反复占领,直到1991年才乘着苏联国内8.19政变的契机宣布了独立。德国和苏联势力在爱沙尼亚的反复割据,也让爱沙尼亚承受着难以言说之痛,导演在电影开始就以字幕的方式预示了手足相残的悲剧:爱沙尼亚有72000人被征入德军,55000人被征入苏军,他们在战场上的兵戎相见无法避免。
      在诸多珠玉面前,《1944》的开场显得有些平淡。电影采用的是战争题材影片的常规套路,以一段对和平生活的追忆作为开始,然后用隆隆的炮火声打破对恬淡生活的念想,并且用一位亲密战友的死亡控诉战争的罪恶。这些熟悉的片段似乎已经成为了战争题材电影的常规范式了。这种熟稔感以至于当电影中的双胞胎新兵,争先恐后要去危险的岗位时,我们已经可以预知必然会死一个人。果不其然,其中一位就在随后的一幕中被对方狙击手爆头。
      然而这些现在在电影中看上去司空见惯的画面,却组成了二战爱沙尼亚人民最惨痛的现实。在二战中爱沙尼亚共死亡了20万人,相当于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都湮灭在炮火之中。仅仅在本片所展现的坦能堡防线战役,就有四万人葬身其中。然而,吊诡的是,双方在拼死搏杀中也清晰地认识到,这是别人的战争。卡尔一行人由于成功地阻击了苏军装甲部队,得到了亲德派政府官员的嘉奖。但是这些士兵们却对这些嘉奖不以为然,并且拒绝向希特勒行军礼。士兵们在拥挤的战壕质问这场战争的意义。同样苏军中的爱沙尼亚师似乎也有相似的困惑,所以当他们在遭遇德军抵抗时,听到对方是爱沙尼亚人毅然放行,并且在苏联政委质问时称对方为爱沙尼亚小伙子。在这里 ,他有意遮蔽了意识形态的诉说,将爱沙尼亚德军还原为最普通的爱沙尼亚人。
      对于很多参战的爱沙尼亚人来说,不同的制服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境地。但是脱下制服他们却是拥有共同生活经验的爱沙尼亚人。他们身穿不同的军装,但是试图保护的却是同一片土地和家人。不管是爱沙尼亚党卫军缓缓走过大地的场景,还是苏军爱沙尼亚师的士兵重回家乡的喜悦,无不折射着他们对自己生活土地的热爱。然而有着相同目标的两个群体,却被时势裹挟,相互以性命相博。他们夹在苏德两国之间,明知道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是仍然希望可以在这场不是自己的战争中,找寻重建自己国家的可能,导演忠实地记录了双方的立场。在冷峻的影响中,记录了爱沙尼亚人民为寻求独立所作出的努力,即使是兵戎相见。
       当然,回忆历史并不是为了渲染了苦难,而是为了更好地建构当下的民族认同。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写道:“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944》里用一个年代的横切面,来展示爱沙尼亚在追求独立中遭遇的困境和牺牲。导演试图将这些悲痛的历史塑造成爱爱沙尼亚的集体回忆,以此来强化今日爱沙尼亚的民族认同感。瓦尔德斯在《诗意的诠释学》中说过,”拯救一个民族,使其从作为一个民族的身份的自我毁灭的绝境中挣扎出来的唯一途径是由作家去恢复讲故事的艺术,并且一代接一代地将之传授给将来有可能重新发现他们已经失传了集体身份的后代。“Elmo Nüganen显然对此深有同感,他以胶片作为纸张,以历史作为画笔,竭尽全力去还原爱沙尼亚寻求独立的故事,用影像谱写民族志。






同室操戈
余浅浅 评论 1944

2015-09-15 14:56:34
“两个兄弟,为了一场别人的战争而刀兵相见”,这就是爱沙尼亚的二战故事。 影片从一名加入德国党卫军的爱沙尼亚士兵和一名加入苏联红军的爱沙尼亚士兵两个角度来讲述惨烈的坦能堡防线战役。前半段是在德国党卫军的视角,于是看到了面对苏军攻击时的顽强抵抗,也看到了德国军官来给他们洗脑的时候,他们拒绝向领袖致敬,还对着希特勒照片狠狠啐着;转折点在撤离的时候,这些加入德国阵营的爱沙尼亚士兵决定守卫一条道路,他们挖好了战壕,做好了伏击准备。之后与苏联军队的伏击战中,苏军指挥官听到了对方的喊话,大喊停火,一片沉寂后双方走出战壕的镜头成为了这部电影,乃至这场战争最好的诠释:人们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再存在,面对身着不同的制服,信仰不同的同胞们,他们都在怀疑自己到底是为何而战?
  
  这是一场同室操戈!这支苏军部队也是爱沙尼亚的部队,原来的主角死了,视角换到了苏联这边,情况一样糟糕,有傲慢而可恨的上司和政委,有着恐怖的管控和监督,当然,也有着最后反抗的一枪。法西斯必须被消灭,可那只是被应征入伍的同胞啊!电影最后给出的选择是对问题的回答:无论谁的战争、谁的正义,我只关心我的家园和我的爱人。
  
  印象最深的镜头是在伏击战打响之前,加入德国的爱沙尼亚士兵们,一起分享两位本地老人的食物。淳朴的老人和他们聊起生活和家乡;而在第二天,经历战斗之后,苏联红军这边的爱沙尼亚士兵们将已经死去的加入德军的爱沙尼亚士兵埋葬,没穿军服的他们又遇上了这两位本地老人,分享食物聊起家乡。当问起昨天的小伙子们去哪儿的时候,他们只是很委婉的说,他们去了别的地方。而在这些士兵换上了苏联军服坐上卡车离开的时候,老人凝重的表情也带来了深思——都是一个祖国的同胞,为什么为了那身衣服而斗得你死我活?
  
  或许,这和爱沙尼亚这个国家的独特位置有关,本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经常遭受列强欺凌,德国和苏联对他们而言都是外来的敌人。电影一开始就说起了家人被苏联流放的故事,似乎暗示着加入德国军队的理由,而在苏联这边的爱沙尼亚士兵也时常处于这份无奈和恐惧之中。战争中的爱沙尼亚,砧板上的肉,等着两边动手,说不上有什么选择权,却要承担战争的后果:家乡遭受屠戮,家庭遭受破坏,亲人被杀害或是流放……有的只是伤痛。实际上,二战中的爱沙尼亚平民基本就是双方的炮灰,十多万人被分别征入双方的军队,毫无疑问的,他们永远负责打头阵去送死。而当二战结束后,几乎一半的爱沙尼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这个小国也被并入苏联。直到苏联解体,它才重新独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沙发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10-12 12:05 | 只看该作者
从历史上来看,所有跟俄国交好的国家最后都要吃大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5-13 07: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