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儒门讲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单骑穿越川藏大北线+拍照摔断脚+负痛独腿骑行千里上珠峰 ...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61#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19:48 | 只看该作者




    白公馆的坝坝头,有个交巡警平台,老傅在此摆个POSS
    一位来自东北的帅小伙民警,亲切地接见鸟老傅(头几图压得太厉害,今后改正)


   0


[ Last edited by 儒门讲禅 on 2011-11-24 at 03:56 ]

白公馆交巡警.jpg (435.99 KB, 下载次数: 210)

白公馆交巡警.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19:58 | 只看该作者



    中午,众网友在哥乐山吃辣子鸡,硬要给老傅壮行。。。。600门伙钱,由6个男人各出100门,女人吃男人的,老傅吃大家的。。。。。

    吃了午饭,大家都面对电视台的镜头作了一哈儿秀,随后老顶坡色郎冒着毒日,送行几十公里,把老傅送到陈家桥山下的一条小路口。老傅由此翻过缙云山。。。。
    3米车道的小路,竹林里实在太凉爽鸟。因昨晚想到攸攸妹,几乎一夜未眠,现在实在太累了,路边又有水泥凳子,掏出枕巾,睡了一哈儿。。。。
    一个人出行,就是这点爽呆了,想走就走


    0

100_5104.JPG (551.56 KB, 下载次数: 155)

100_5104.JPG

100_5105.JPG (477.68 KB, 下载次数: 150)

100_51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0:01 | 只看该作者




    凡是山上就凉快,山下就热得不可开交。老傅在上图中的竹林水泥护栏上,睡一会儿养了哈儿神,把GPS第一次用起老,继续走。。。

    缙云山下完,快到璧山县城老。。。就在这里,LP的电话打来清刨刨老:
    先委婉问了:这么热,到哪点了?
    二是:你的手机到外地,我给你打,加不加17951?
    三是:老实说,你到底去拉萨见那个MM?
    遭老,昨晚发的那个帖的内容(就是此页18、19页内容),遭她的朋友看到告诉她老。因为她是从来不上网的人。。。还艳遇个屁呀?
    额只好哄她,乖乖,那是没有的事,杜撰的,不然敢发出来迈?
    所以今后这些秘密不能公开老。。。。


    0
     

100_5106.JPG (492.8 KB, 下载次数: 156)

100_510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4#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0:20 | 只看该作者


    新手啊,20分钟只能发三帖呀
   继续摆——

    下午3点半,有人在这里欢迎额再次光临。这里是渝西最后一座小山,九峰山的垭口,此去成都龙泉驿之前再无山亦
    重庆璧山,这个面积不过千平方公里的县,人口60万余,自诩“西部鞋都”,早些年皮鞋作坊相当地多,中国很多人脚上的皮鞋,就是那成片的璧山皮鞋作坊敲出来的。。。
    。。。。。不过,做皮鞋那玩艺真不好耍,化学胶水的挥发刺鼻气味,据说能让许多男人患ED,而让女人生的崽患白血病。。。
    2006年,奥康皮鞋落户璧山,璧山真正成了“西部鞋都”。。。
    璧山去年鸡的屁达到了152.76亿元,而2010年财政收入完成了30.9亿元,比2009年飞速增长了138%啊。。。尽管如此,璧山财政挣的钱还不够花啊,2010年财政支出37亿多元了。。。由简入奢易啊,由奢入简难啊。。。。

100_5109.JPG (543.09 KB, 下载次数: 188)

100_510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5#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0:24 | 只看该作者





    当天重庆40度,酷热中,下了九峰山,铜梁县虎峰镇,忽然见路边一大坨人
    这么热,压马路???难道,发生了群体性事件?
    ……

    回头100米发现,马路上好多副班子在斗地主,并没有群体性事件。男女老少打牌的,看的,抱起娃儿打瞌睡的。。。
    老傅耍了一哈儿,也不想走老。。。。。紧接着,一电力维修车拉着几名工人赶来,工人也扎进人群不肯走了
    大家猜一哈,为什么这里人打坨坨。。。。。。我就不说了,等虎峰镇的网友来揭密


[ Last edited by 儒门讲禅 on 2011-11-24 at 04:47 ]

100_5115.JPG (505.3 KB, 下载次数: 169)

100_5115.JPG

100_5112.JPG (362.94 KB, 下载次数: 177)

100_5112.JPG

100_5114.JPG (613.57 KB, 下载次数: 229)

100_51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6#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0:40 | 只看该作者




    把临行前网友我行我事打印的几十份寻人启示(江西失踪儿童,他网聊得来的信息)拿出来,递给一位人民群众,并询问:你们这耳有冒得十八年前被人收养、现在二十四五的人哟?
    如果有,跟这位叫夏平的情况,是否差不多——但老人甩了几哈脑壳说,我们这儿没得这种情况。其他人民群众也围上来,都甩脑壳。。。
    除了打印的寻人启示,老傅带的还有便于展示的寻人启示牌(内容由网友收集,并经家长同意了的)。。。。。启示牌两面内容如下:


[ Last edited by 儒门讲禅 on 2011-11-24 at 04:50 ]

100_5116.JPG (433.64 KB, 下载次数: 178)

100_5116.JPG

男孩 照片 失踪.jpg (638.48 KB, 下载次数: 238)

男孩 照片  失踪.jpg

失踪女孩 照片.jpg (682.01 KB, 下载次数: 196)

失踪女孩 照片.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7#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1:00 | 只看该作者


    上图:跟着GPS跑,不知不觉被引向了高速路。铜梁县城,遇到个这样骑自行车。。。。、
   
■■■
    下图一:尽信科学,不如无科学。。。。GPS就是这样的科学。。。。
    寻找从铜梁去四川安岳的路。结果弄得劳资在县城乱窜。发现了以前新闻中传说的:在铜梁县城,市民可以花钱租用自行车,有人值守。。。  
    再问一个交巡警,对方说,去安岳要走大足方向,,,于是终于寻找到去大足方向的路
    路上又问一老者如何去安岳,他也说走大足方向。。。。

    下图二:
    可老傅越跑越不对劲:怎么是西南方向南下啊,明明应该走西北方向北上滴。。。。。。
    跑了约十公里,回头。在这个店里买水。老板是个MM,想借拍车拍之,捂脸,不给面子~ ~ ~
   
      算哒哟,你不给面子,老傅自己给自己一个面子(下图三)~ ~ ~
    马上天就要黑老。手背遭晒黑老,幸好出发时 老顶坡的色郎 送老一副挡太阳的戴在手上

100_5123.JPG (489.57 KB, 下载次数: 134)

100_5123.JPG

100_5120.JPG (481.31 KB, 下载次数: 156)

100_5120.JPG

100_5122.JPG (543.66 KB, 下载次数: 207)

100_51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8#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1:03 | 只看该作者





    下图一、二:

    忽然发现路左边山头上一堆白塔。。。。白塔应是藏传佛教的东东,怎么跑到铜梁来啦???
    遇到一个挑柴禾的老农,问他——
    我:那山上是神马?
    他:不是神马,只是庙。
    我:神马庙,怎么有白塔?
    他:是和尚住的庙?
    我无语,走老,赶路。。。。
   
    下图三:
    20公里冤枉路终于跑回来老,看到去潼南的方向

   


[ Last edited by 儒门讲禅 on 2011-11-24 at 05:12 ]

100_5126.JPG (424.2 KB, 下载次数: 135)

100_5126.JPG

100_5131.JPG (432.47 KB, 下载次数: 137)

100_5131.JPG

100_5127.JPG (403.92 KB, 下载次数: 148)

100_5127.JPG

100_5124.JPG (537.1 KB, 下载次数: 139)

100_512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9#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1:07 | 只看该作者




■■■■■■■■■■■■■■■■■■■■■

    天将日暮,终于看到“少云”了。因一个“小兵”而命名的镇。 这个小兵比前面老傅吹的那个郭将军还要声名远播。。。。因为他入选了小学课本《我的战友邱少云》,从70后到00后,大家都读着它长大


[ Last edited by 儒门讲禅 on 2011-11-24 at 05:10 ]

邱少云纪念碑.jpg (80.4 KB, 下载次数: 165)

邱少云纪念碑.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0#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1:25 | 只看该作者



   《邱少云的生前战友曾纪有,讲述被历史遗漏的细节》。2005年的这篇报道很值得对历史感兴趣的读一哈
    原文如下:
    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不少顶天立地的志愿军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他的英雄事迹已载入史册,流传千古。然而,你可知道,他生前的排长曾纪有就在广西南宁。近日,他向本报记者讲述了邱少云当年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回忆与公开发表的文章有部分不同,但从整体上看,并不影响邱少云的光辉形象。

出国之前的邱少云

    曾纪有是广西兴安县人,今年已是78岁的老人(指2005年初)。1946年9月,刚结婚不久的曾纪有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从此离开故里,转战南北。1949年4月在与解放军作战时,已是国民党军队排长的曾纪有率12名士兵投诚,从此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随着解放大军节节胜利,曾纪有所在的10军一路南下、西进,到达四川。
    四川解放后,驻扎在简阳县(今简阳市)的部队(29师87团3营9连)改为简阳县大队,负责在简阳剿匪,曾纪有在这支部队里担任9连1排3班副班长。“1950年3月的一天,我从医院看病回来,”曾纪有回忆说,“连队的一名干部将三个小伙子领到我面前说,部队招了一批新兵,这三个分到你班里。其中一个就是邱少云。邱少云那时18岁,他说是简阳县养马河山茶村人。他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子,一脸肉疙瘩,人长得很结实,但不爱说话,在班会上有时要点他的名才发言说几句。”
    新兵入伍要参加培训,沉默寡言的邱少云表现不算很积极;在参加劳动时还有些自私,拿着一把好铁锹就不愿跟其他人换,有一次因跟一名老兵争铁锹,竟打了起来。见此情况,作为副班长的曾纪有要拉他一把,就将他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经常给他开“小灶”,谈心。渐渐地,邱少云纪律性有了很大好转。
    一段时间培训后,邱少云便参加了剿匪斗争,曾纪有把他带在自己身边。5月的一天,曾纪有领导工作组外出执行任务,途经山茶村时,发现村旁有一座奇怪的屋子,屋顶一半是瓦一半是草,屋前一位中年妇女拉着一名10多岁的男孩站着。曾纪有心生怀疑,问邱少云:“这房子怎么这么怪,会不会是土匪的观察哨?”邱少云有些不好意思地答,“这是我的家。”曾纪有有些惊讶,说:“是嘛,那妇女是谁?男孩又是谁?”“是我妈和我弟。”“你爸呢?”“我爸已死了。”“想不想回家看看?”曾纪有问,邱少云答“想”,但曾纪有没答应他,因为剿匪时期,不宜暴露家人目标。曾纪有看到邱少云眼里溢满了泪水,他也只有在心里叹一声气。
    当年10月,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第10军改为志愿军第15军,师以下编号不变,从简阳开进朝鲜参战。此时曾纪有改任1排排长。
    采访曾老之前,记者收集了不少有关邱少云英雄事迹的文章,记者注意到,曾老的回忆与这些文章有很大差异。“很多文章说邱少云是重庆市铜梁县关溅乡(今少云镇)人,他怎么是四川简阳人?而且邱少云纪念馆也是建在铜梁县。”记者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多年来我也几次寻找过这个谜。”曾老说。

亲眼目睹邱少云壮烈牺牲

    进入朝鲜后,部队加强了训练力度和思想教育力度,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邱少云进步很快,他对武器特别有悟性,部队装备的苏式武器如转盘冲锋枪、爆破筒、莫洛托夫手雷,他一摸就会,成为了一名标兵。
    1952年10月,志愿军决定打响上甘岭战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而要取得战役胜利,必须炸掉敌军增援必经的康平桥;要炸掉康平桥,又必须先拿下391高地。391高地半山腰敌军布下了一个加强营,不仅火力强大,还构筑了坚固的地下碉堡,强攻是不可能的。指挥部决定派一支部队秘密潜入敌军后沿的半山腰,埋伏24小时,一旦进攻时间到,迅速抢占391高地。曾纪有所在的1排担起了这个重任。
    10月23日下午6时,我军向敌军阵地猛烈发射炮弹,趁敌军慌乱之机,1排52名官兵(本为48人,上级临时增加4名医护及话务人员)浑身插满芦草匍匐前进,三小时后,部队静悄悄地进入预定地点,我军炮弹也停止了。
    “这次行动特别重要,上级对我们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进入阵地后,我们只能脸埋在地上,双手扒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地待命。因为我们只距离敌人阵地30米左右,稍发出点声响,弄出点动静,就可能被发现。即使敌人发现了我们中的哪个,谁也不能有任何动静,更不能反击。”
    50多年过去了,但曾老对那场战斗记忆犹新。“那天,刚下完一场雪,万物萧瑟,大地一片寂静。也许是太沉静了,敌人反觉得不安,怀疑我军搞什么名堂,可是又不敢出来巡逻,就不时地对周围地带进行骚扰。先从碉堡里打出十几发烟幕弹和毒气弹,我们戴上口罩,敌人没伤着我们,反呛着了自己,我们能清楚地听到他们咳嗽、骂娘声。下午2时左右,敌人又向周围打出数百发炮弹,其中不少落在了我们的潜伏区,一些人受伤了,也有人阵亡了,但我们还是纹丝不动。”“邱少云不是你们牺牲的第一个战士?”记者问。
    “不是。”曾老接着说,“约下午4时,敌人又打出来数十发燃烧弹,其中有4发落在了我们埋伏区,顿时火熊熊燃烧起来。其中一发正落在了邱少云身边,火很快烧着了他身上的草。我就埋伏在他身后5米的右方,看得清清楚楚。我心提到了嗓子眼,因为邱少云是尖刀班战士,负责战斗打响后剪断敌人的铁丝网,所以埋伏较靠前,在第3排,离敌军铁丝网只5米左右,他只要稍动一下,就有可能被发现,整个排也就会被发现,整个行动也会失败。但是英勇的邱少云同志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烧。我看到他的手指深深地抓进土里,感到他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心里想:邱少云,你是最坚强的战士!我当时心里说不出有多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战士生命垂危,却不能救他,可是军令如山,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动。现在想起来,我的心仍在颤抖。战斗中免不了牺牲,如果是一枪过来,中弹身亡,让人还好受点,可邱少云是被大火活活地吞噬了生命啊。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半个多钟头,我眼睁睁地看着邱少云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慢慢变成一具焦体,心里难受得像刀在剜。”
    “有些文章上说邱少云身边有一条水沟,他若滚进沟里就能活命。是这样吗?”
    “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在半山腰,哪来水沟,有水沟,在那寒冬也没有水。”
    “有文章说,当时有些士兵为救邱少云,向连长程子英请示打响战斗……”
    “这是不可能的,当时阵地上最高指挥官就是我。我们的任务就是埋伏待命,谁也不准乱动,话也不能说一句。”
    战斗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下午5时40分,我军向敌人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将1排前方的阵地轰炸5分钟后,轰炸转移了,1排在炮火转移的5分钟内迅速占领了391高地主峰。因为5分钟后炮火将轰炸他们潜伏的地方,以断敌人增援之路。在敌人的几次“骚扰”中,1排出现了严重伤亡,但战士们斗志高昂,冒着枪林弹雨冲了上去。占领主峰后,曾纪有向空中发射了三颗传达胜利的信号弹。突然一个暗堡里射来一排子弹,曾纪有中弹倒下了……“很多文章里说,当时你们有一个营500多人潜伏到敌方前沿阵地上,怎么才52人?”记者问。
    “那是错误的,就52个,也不是潜伏到敌方前沿,而是后山腰。”曾老拿出笔,给记者画了一张当时的地形图。“这项任务极为秘密,不可能派那么多人去。我是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师部单线直接和我联系,除了我和师部领导,谁也不知这项任务。当时师部还派了一名干部来协助我,可惜还没进潜伏地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伤撤下了。”

邱少云上战场并没带武器

    战斗结束后,曾纪有被送往国内的医院里。他的左手腕处被打穿,颈部也受了伤。
    在疗伤的日子里,护士经常读报纸给他听。有一天,他听到了邱少云的事迹,这便是人民日报刊登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他的战友邱少云被授予了特等功臣的称号,作为排长的曾纪有感到很欣慰。
    在这篇文章里,他开始注意到描述邱少云的一些误差,如说邱少云身上背着爆破筒,其实当时邱少云并没有带武器,只拿着把大钳子,他的任务不是冲锋杀敌,而是扫除铁丝网障碍。他不知道是谁提供这些材料的,因为他与战友们已失去了联系。部队也没人知道他活了下来。这篇文章不长,他所了解到的内容也不多。
    后来,他间接了解到那场战斗后,1排只有几名战士活了下来,几经周折,他仍无法与活着的战士联系上。1958年,曾纪有带着三级伤残证书转业了。
    1997年春节,在全区老军人座谈会上,曾纪有认识了周秀全,一问才知两人同是3营的战友!找到一个战友,曾纪有便想打听他那个排的战友情况。周秀全给了他一本15军军史。他翻开一看,1排只有邱少云一个人的名字。“为什么找不到全排的名单呢?当时的档案在哪?”记者问。
    “可能档案在部队调动过程中丢失了。战争年代,档案丢失是难免的事。”
    也许是因为档案丢失了,部队上不仅没有人知道曾纪有还活着,关于邱少云的资料也出现了许多与曾纪有所知道的很不一样的内容。
    1975年,在柳州疗养的曾纪有接受学校的邀请,给学生们讲邱少云的故事。那时的学生课本上登有邱少云的故事,虽然已读过,但由邱少云的战友来讲述他的故事,同学们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可听着听着,同学们就发现了“曾爷爷”讲的与书上说的很多地方不一样,一个个争相提问。
    这让曾纪有大吃一惊。于是他找来教材查看,果然有很多不同。后来他又找来有关报刊翻看,同样存在很多不同。他归纳了一下,大致有:

    报刊上的邱少云是重庆市铜梁县关溅乡(今少云镇)玉屏村邱家庄人,而他所知道的邱少云是四川省简阳县(今简阳市)养马河山茶村人。
    报刊上的邱少云是志愿军第15军29师168团3营9连1排3班,他所知道的邱少云是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3营9连1排3班。

    报刊说的邱少云赴朝作战是1951年3月28日,他所记得的是1950年10月23日,为首批入朝作战志愿军。
    报刊上的邱少云牺牲时为26岁,牺牲时间是1952年10月12日下午,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牺牲时为20岁,牺牲时间是1952年10月24日下午4时。
    “这一天同时也是我受伤的日子。我记得清清楚楚的。”曾纪有说。
    报刊上的邱少云家中有父母,有三个兄弟,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父亲去世,家中只有母亲和弟弟。
    报刊上的邱少云参加解放军前被国民党军队抓过壮丁,在川军十八团刘义的部队当伙夫,但曾纪有从未听邱少云提起过他有这段经历。
    那时连队经常举行诉苦会,邱少云在会上也只提他家庭的苦难,未提到他有当兵经历。
    报刊上的邱少云在剿匪斗争中多次立功,在资阳只身抓获匪首刘义,但曾纪有的记忆中,他们奔赴朝鲜前从未离开过简阳,且简阳县大队在剿匪期间并没有抓获过一个土匪。“当时有严格的纪律,我们外出执行任务是不许单兵作战的。”曾纪有说。

四川民政部门证实邱少云是铜梁县人

    曾纪有从课本上看到,文章的材料提供人为邱少云的战友李元新(应为李元兴)。对李元兴,曾纪有还有记忆,他确实是邱少云的战友,自然也是他的战友。当时李元兴是邱少云的副班长,也是四川人,按说他应该对邱少云很了解的,怎么会弄错呢?
    曾纪有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寻找李元兴。他写信去四川省民政厅,请求帮助查找李元兴,然而四川省民政厅回信说查无此人。
    后来曾纪有又从师永刚写的《从“国军”伙夫到志愿军一级英雄》中看到了邱少云被授奖的经过。原来,战斗结束后,9连指导员王明时(应为王世民)被师部评为模范指导员,王明时在材料介绍中,谈到如何做邱少云的工作,使他由后进变先进的故事。邱少云的事迹始为上级所知,原来连队是为邱少云报三等功的,志愿军领导机关最后授予邱少云特等功。当时在部队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郑大藩,得知此事,便采访了王明时、李仕虎、李元兴,从而形成了那篇最早报道邱少云的文章。
    从这篇文章中,曾纪有得知铜梁县有个邱少云纪念馆,便去信提出他的疑问。纪念馆支部书记王星富回了信。信中说:
    邱少云,经四川省民政部门多次调查,是铜梁县关溅乡(现改为少云镇)人确实,他的哥哥邱东云(解放前由别人抱养,现还在世),三弟邱少全于1991年病逝,小弟邱少华现仍住在少云镇农村,每年都来一次纪念馆。
    邱少云生前部队经改编后,现驻扎在甘肃省武威市,编号是×××××部队168团,只要去信该部组织科,就能联系上。
    邱少云当过国民党壮丁,是成都战役解放了他,当解放军时在秦基伟的部队。郭安明最清楚这段历史。
    邱少云参加解放军后,在内江、资阳一带剿匪,他化装成农民,生擒了匪首刘毅……
    看了这封信,曾纪有更迷惑了,因为信中的邱少云和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相差太大了。信中说的当过邱少云文化教员的郭安明,他也不认识。他想,既然组织认定了这些历史,就以组织的为准吧。信中还告知,李元兴已死于文革中。最后王星富要求曾纪有提供一些有关邱少云和他的战友的一些材料。曾纪有将他保存多年的那段时期的工作笔记复印寄了去。此后,纪念馆再没回信。
    抗美援朝结束后,邱少云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他的家人、他的家乡也获得了巨大的荣誉。1953年6月1日,志愿军领导机关再次授予邱少云“一级英雄”称号,追认他为中国****党员。接着,朝鲜追赠邱少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一枚,并建立邱少云烈士纪念碑。1959年,铜梁县建立邱少云纪念馆,铜梁县关溅乡更名为少云公社。五十年来,朝鲜方及我国领导人不断慰问邱少云在关溅乡的家人。
    英雄用生命换来的荣誉当之无愧,不论他的故乡在哪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已载入史册,流传千古,这是不容置疑的。 


[ Last edited by 儒门讲禅 on 2011-11-24 at 06:04 ]

曾纪有.jpg (41.53 KB, 下载次数: 152)

曾纪有.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1#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1:27 | 只看该作者


■■■■■■■■■■■■■■■■■■■■■■■■■■■■■■■■■■■■■■


    然而,就在全国数十家网站先后转载这篇“曾纪有”的报道时,重庆晚报于2005年2月28日对刊发了调查报道《英雄邱少云“细节”不容争论》,而重庆晚报记者也没有找到“曾纪有”这个人。。。。
    而老傅相信,铜梁这个邱少云也是真有其人,他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也是真。。。。


    下面是重庆晚报《英雄邱少云“细节”不容争论》的全文,对历史、党史、军史和红歌史感兴趣的筒子,可以一读,否则可跳过——
    重庆晚报核心提示:
    2月25日起,新浪网等数十家网站先后转载《历史解密:战友讲述邱少云被历史遗漏的细节》。文章里提出对重庆籍特等功臣邱少云一些细节的争论,认为邱少云的家乡在四川简阳,不在重庆铜梁,身边没有水坑,牺牲的时候不是26岁,而是20岁等。
    本报为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英雄的细节不容争论。

“少云镇”不容否定

    昨天,铜梁县少云镇玉屏村邱家沟。一排排的柏树,簇拥一条弯弯的石径,尽头三间农舍——青色的瓦,黄色片石做墙,屋檐下堆放满垛子茅草。由于年久失修,一垛墙壁往外偏斜,好象要倒下来,用三根木棒撑着。
    屋檐下站着73岁老人彭学慧,头发虽已花白,但是身体硬朗。她说:“我是邱少云的大嫂。”
    “少云的大哥——邱东云在屋里睡着呢,春节前他就病了,一直没出来走动。”
    转入厢房,邱东云果然躺在床上。他面色苍白,看上去非常瘦弱,只能断断续续和记者谈话。他说:
    “我83岁,我是老大,老二少云,如果活到今年该满80了。”
    “我们兄弟4人,当年两个被抓了壮丁——我和少云都当兵,都投诚,我回来了,他牺牲了。”
    “每年清明,还有腊月少云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叫饭’,都要‘喊’他,也给少云烧点纸钱。”
    ……
    在少云镇,记者还发现一份邱少云向地主李炳云租地的契约。村里76岁的老农刘云华,打小和邱少云一起长大,他说:我们经常打“饭平伙”,当放牛匠,帮地主割草放牛,没得工钱,只为混一顿饭吃。“1952年少云牺牲,我大哭一场。后来他成为特等功臣,我们所在的铜梁县官溅乡,改为少云乡,现在成了少云镇。镇上修的公路桥,叫少云桥,他是我们的骄傲。”
    但是,有人认为,这不是英雄的家。今年2月25日起,新浪网等数十家网站先后转载《历史解密:战友讲述邱少云被历史遗漏的细节》称:许多人认为邱少云是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玉屏村邱家沟人,而邱少云当年的战友——曾纪有认为是四川省简阳市养马河山茶村人。
    该文说,曾纪有今年78岁,广西人,曾经担任邱少云所在的3班副班长,所在的1排排长。据曾纪有回忆,有一次他们到四川简阳剿匪,途中看到一间很破旧的房子,邱少云说这就是自己的家。因为战场纪律严格,没允许他回家探望,邱少云禁不住哭了起来。
    而简阳市有关负责人,否认了这种说法。记者昨天采访简阳市养马镇党委书记杨宇峰,他听了记者叙述后感到非常吃惊。因为在养马镇44个村里,没有一个名字叫“山茶”的村,也没有和“山茶”发音相近的村。他强调:从来没有听到过“邱少云是简阳人”的说法。
    该文还报道,曾纪有在南宁一家烈士陵园上班,现已退休,是邱少云“最亲密的人”。但记者多方查证,没有找到这个人。邱少云生前的文化指导员,四川省内江乡镇企业供销公司退休职工郭安民昨天对记者说,没有“曾纪有”这个人。邱少云当时所在班的副班长是李元兴,排长是刘纪有。

英雄手里拿着枪

    文中曾纪有还认为,邱少云牺牲的时候,手里没有拿枪,只拿了一把大钳子。敌人燃烧弹袭来的时候,他身边没有水沟,埋伏在一片山坡上。
    曾纪有说,“在那场战斗中,邱少云是尖刀组组长,10月23日下午6时,我军向敌人猛烈发射炮弹,趁敌军慌乱之机,邱少云浑身插满芦草匍匐前进,三个小时后,部队静悄悄的进入预定地点,埋伏在391高地前面。邱少云的任务是,我军部队发起攻击之后,马上剪断敌人的铁丝网,所以他没有携带武器,只拿一把大钳子。他们埋伏在一片坡地里面,后面没有水沟。”
    谈起这个话题,郭安民哭了起来。他说:当时我也参加了这场战斗,亲眼看着燃烧弹液溅到少云身上,火焰将他身体全部包围,慢慢将他烧焦。“少云当时是爆破组组长,怎么可能身上不带武器?他带了冲锋枪,当他被烈火焚烧的时候,他肯定希望冲上去,和敌人拼了。在他身后几米远的地方,就有一个水沟,他也可以跳到水沟里把火扑灭。但如果他这样做,我们的埋伏计划就会被敌人发现,伏击的500多战友就全部暴露在敌人火力下......他忍受了无比巨大的痛苦。”
    昨天上午,记者在铜梁县“邱少云纪念馆”里,看到了当年战场的地形模型和雕塑——邱少云被烈火焚烧的时候拿着冲锋枪,双眼满是怒火,将双手使劲往地里插。他潜伏的地方长满了大片野草,前面是一道道铁丝网,后面是一条条水沟。
    记者查阅《人民日报》1952年12月4日《伟大的战士邱少云》,里面说:“熊熊大火,邱少云紧握着压满子弹的冲锋枪......”查阅《步兵56师军史》,以及《陆军56师168团军史》,里面都有专门章节记载邱少云的英雄事迹,都清楚的写着:“大火燃烧起来,在他身后几米远的地方,就有水坑。”志愿军首长、少将张显扬也曾经对媒体说:“邱少云后退几步就有一个水沟。”

被遗漏的细节

    “邱少云是活生生的人,还有一些细节不应该被我们遗忘。”郭安民昨天对记者说:“有三个瞬间,每次回想起来我都要流泪。”
    “1952年,我们经常急行军,一晚上要走50多公里,部队要求我们轻装前进,我把自己的一双旧胶鞋丢了。穿新胶鞋走路。走了一天之后,脚被新胶鞋打了几个大血泡,钻心地疼痛。我万万没有想到,邱少云竟然把我丢掉的旧胶鞋带在了身上,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把旧胶鞋拿到我面前,让我穿上。”
    还有,“我们当时都是白天休息,晚上行军,有一天经过一个村庄,敌机刚刚轰炸过,一间房子正在燃烧,隐约传来小孩的哭声,邱少云听见了,就向排长报告,排长让我和他两个人去找这个小孩。”
    “邱少云进门去找了两次,才在灶屋里找到这个小孩,他把孩子抱出来后,房子就轰然垮塌了。我们轮流把这个孩子背到其他地方,交给一位妇女护养,我们还给这个孩子凑了10多袋米。”
    郭安民还记得,当年他们由于常常夜行军,许多人得了夜盲症,晚上看不到东西。邱少云知道“松子水”(用嫩松针压的水)可以治疗夜盲症,于是——“休息的时候到处给我们弄,后来真的把大家的夜盲症治好了。”邱少云现有16侄子
    邱少云一共兄弟四人,三弟邱少全1991年病逝,哥哥邱东云,小弟邱少华都还在世。邱少云已经有了16名侄子,全部生活在重庆。
    邱少华的儿子邱光中,目前在重庆某银行工作,他昨天告诉记者:“邱家后辈生活很平常,很幸福。”据介绍,他们16个堂兄弟姐妹,有一个任某乡镇武装部长,一个在铜梁县政府民政部门工作,一个在江津一家粮站上班,一个在大坪某学校工作,其他的几乎都在农村务农。
    邱家后人,和部队特别亲,部队也特别敬重邱少云。邱少云纪念馆党委书记王成金书记昨天介绍,少云身前所在的9连,每次点名,仍然要点“邱少云”,全连的战士总是一起回答:“到!”。邱少云以前睡过的床,也一直给他留着,每天晚上,战士给他把被子铺开,每天早上,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每年的八一晚会,都给他留个位子,好象他随时会回来一样。


链接》

    邱少云生平
    邱少云1949年12月25日参加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志愿军,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391”高地战斗中光荣牺牲。同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追授他特等功臣,1953年1月授予“一级英雄”称号。1953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邱少云的哥哥.jpg (97.53 KB, 下载次数: 165)

邱少云的哥哥.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2#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2:13 | 只看该作者



■■■■■■■■■■■■■■■■■■■■■■■■

    老傅沉痛地相信,简阳那个邱少云,同样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只是他的死,没有铜梁这个“邱少云”那样轰轰烈烈。。。。
    那几十万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年轻生命,有很多连块墓碑也没有,至今甚至找不到埋葬地。他们短暂的生命,如尘土一样归于大地,在历史中连颗细沫也算不上。。。。

    而在米国,那些捐躯的士兵,他们的遗体都会不远万里运回国,安葬在国家公墓。。。那一块块墓碑,代表一个鲜活的生命曾来到过世上。。。。
    对士兵生命的尊重程度,与一个国家对人民个体权利的尊重程度,成正比。。。


    英雄一旦“形成”,更改就相当难了,更何况一个“邱少云”家人、同乡的命运,所以英雄即使有假,也一般只能让他假下去。因为额们的“英雄”是拿来教育感化人的,而不是让大家去窥探真实身份和隐私的~~~
    朝鲜战争的惨烈,远远超过二战。弹丸之地,双方百万大军反复争夺,许多地都烧焦了,一些连、营、团到最后也没剩下几个人。。。所以,真正见证了391高地上那个“邱少云”牺牲过程的人,也没剩下几个。。。。
    经历过那般血火生死洗礼的人,人人都有一串故事可讲。正如每个经历过大地震逃生的人,都有不同的故事。所以,细节的差异存在,也是合理的。。。

    其实,“曾纪有”并非第一个回忆说“邱少云不是铜梁人”的战友。。。
    早在2003年,就有一个叫锁德成的甘肃老农民接受《陇南报》和《兰州晨报》记者采访时,专门回忆战友邱少云。细节大有出入的是:
    一.邱少云是南充忠江人(其实,南充没有忠江,而是四川德阳市有个最大的县——中江县)。
    二.邱少云在牺牲前,曾和战友在1951年4月12日晚开始,在朝鲜战场上血拼三天,最后他们班打得只剩下三个人,而全团只剩75人。
    三.邱少云和战友还曾活捉过米国外国人。
    四.邱少云于1951年10月12日在391高地牺牲前,潜伏部队还曾与敌发生过激战,战士们甚至用冲锋枪打死过多名米国外国人。。。。




    下面是关于锁德成回忆少云兄的全文——


   “与死去的邱少云他们相比,我算是好着哩!”2003年仲秋时节,我们头顶着秋天里缠绵的雨丝,慕名来到麻沿河。年已73岁、精神略显疲惫的锁德成老人坐在搭挂得结结实实的番麦(玉米)架旁向我们朗声讲说起那些已经显得有些遥远的往事,尽管脸上显得极为平和、恬淡,却掩饰不住语气间流露出的对战友们的深切思念……

    上篇:魂牵梦萦的战争岁月

    锁德成的家在陇南徽县麻沿河乡斩龙村。1949年秋天,盘踞在陇西、天水一带的国民党胡宗南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紧紧追击之下,仓皇向西南一带撤退,经过徽县麻沿河时,18岁的锁德成被强迫拉去当兵,随国军一直撤到了四川成都。农历十一月份,成都解放。锁德成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第二野战军第10军29师87团3营9连1排3班。
    (这个部队编号与“曾纪有”的回忆一致,而重庆晚报称:《查阅《步兵56师军史》以及《陆军56师168团军史》,里面都有专门章节记载邱少云的英雄事迹。邱少云怎么又跑到56师去了呢?)


    部队配发枪支,进行休整之后,即投入到了清剿国民党残军和土匪武装的战斗中。
    在简阳的阳马河剿匪时,锁德成无畏不惧,冲锋在前,跳进城堡里挥舞刺刀连砍带刺,一连杀死了12个土匪,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并报团里记三等功一次,同时被任命为副班长(而“曾纪有”说,部队在简阳未抓获一个土匪)。

    也就是在简阳剿匪的那段日子里,有一天,锁德成所在的三班分配来了一个操着浓厚的四川口音、名叫邱少云的小伙子,经过询问,锁德成得知邱少云是四川南充忠江人(这个地址老傅认为有误),年龄比自己小一岁。邱少云中等个子,沉默寡言的,看上去一副十分老实的样子。问他一句话他就回答一句,不问就从不说话。尽管没有文化,但邱少云的脑瓜子却蛮机灵,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他都能非常圆满的完成。(此段细节与“曾纪有”说的一致)

    1950年8月,四川的剿匪任务完成之后,锁德成又随部队先后辗转于云南、贵州一带剿匪。
    1951年元月,部队回到四川内江市,进行休整、训练,准备按照中央意图解放台湾。然而这时美国已经发动了朝鲜战争,且攻势迅猛,很快将战火燃到了中朝界河鸭绿江畔,直接威胁到了我新生共和国的安全。
    于是,锁德成所在的部队很快被编入15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当时,邱少云也和锁德成一起被编入15军,仍旧在一个班,还被分在同一个战斗小组里,晚上睡觉时,锁德成和邱少云两个人一张床一床被,一人一头颠倒着睡,亲如兄弟一般。

    1951年3月20日,锁德成、邱少云所在的15军作为第二批参战部队跨过鸭绿江,开始正式参加抗美援朝作战。
    (“曾纪有”说,部队剿匪,从未离开过简阳,而于1950年10月作为首批部队入朝)。


    到朝鲜后,部队给每个人配发了70斤炒面,8枚手榴弹,500发子弹,经过连续7天行军后投入首次战斗。战士们隐蔽在一条公路边的土坎后面,凌晨两点左右,敌人的汽车、坦克从公路上由南向北开过来,随着三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锁德成和邱少云飞身爬上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厢内,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挥起俄式步枪用刺刀“噗哧、噗哧”一通猛刺,还陶醉在梦中的二十几个美军惊醒后乱作一团,慌不择路,被锁德成和邱少云一口气杀的死的死、伤的伤,可汽车驾驶员还浑然不觉,仍旧驾着车向前行驶。锁德成和邱少云从车上跳下来后,邱少云兴奋的说了句:“才闹了个痛快!”
    部队继续向南进军,在离三八线只有几十里处一个名叫新七里的小山村驻下来时,因后方遭到敌人封锁,部队一连20多天没有食品和弹药供给。战士们只好吃野菜、嚼树根耐心等待后援物资的到来。锁德成曾经问过邱少云:“饿不饿?”邱少云很坦然地微微笑着回答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饿几天有什么关系!凑和着把命留住了,啥都会好起来的!”就这样,俩个人相互鼓励着,终于度过了饥苦难熬的日子。

    1951年4月12日晚上12点左右,锁德成所在部队接到命令,投入罗宛山战斗,按照指挥部的部署,大部队挠大路进军,锁德成所在的那个团抄山路走捷经先行占领罗宛山主峰。我方炮兵向敌人阵地轰击完毕,步兵开始发动冲锋时,冲在锁德成前面的班长突然中弹身亡。
    情急之下,锁德成急忙掏出两枚手榴弹扔向敌人,借着烟幕的掩护和邱少云一起用冲锋枪边打边带领全班战士冲向敌人的战壕之中。
    罗宛山虽然很快就被我军占领了,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十分惨重的:锁德成他们班只剩下了他和邱少云、何大财三个人。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又开始了疯狂的反扑,妄图夺回失去的阵地。看着眼前黑压压往上涌的敌人,锁德成急红了眼,他和邱少云一人操起一架敌人丢弃在战壕里的美式重机枪,对着敌人猛烈开火。那会儿别说怕死,什么都未想,也顾不上去想,只知道打——狠狠地打!两个人咬着牙一口气打光了八箱、约4000多发子弹,枪管都被打红了。
    敌人顶不住,终于退下去了。锁德成这才顾得上去问邱少云:“你怎么样?”邱少云摇着头抖了抖帽子上的土,说:“都好着哩,就是肚子很饿。”锁德成把何大财叫过来,三个人商量一下,决定让何大财在战壕里守着机枪监视敌人的动静,由锁德成和邱少云下去从被打死的敌人那里找点吃的。两人在敌人尸体堆中翻拣了一番,找到几桶罐头和饼干,顺便把被击毙的敌尸粗略地点了点,大约有200多人。
    邱少云忍不住兴奋地说:“哇,好多啊,一大片!”
    第二天早上,锁德成他们三个人用小喇叭联络战友,一个团的战士七零八落的,这儿一个,那儿一个,最后只聚拢了75个。团长、营长都牺牲了,山下小河那边的敌人又发起了进攻,群龙无首,怎么办呢?锁德成和大伙商量了一下,大伙一致推举锁德成代理连长指挥大家。
    锁德成犹豫着说:“我怕不行!”大家齐声说:“能行,你咋指挥,我们咋打!”大敌当前,锁德成再也没有犹疑的时间了,只好临危受命,当下把七十几个人分成三个排,指定了三个人担任排长,先是集中火力向敌人的卡车一阵猛烈扫射,之后一声令下,全连战士呐喊着冲下山去,敌人被战士们大无畏的气概吓坏了,丢下坦克汽车狼狈而逃。
    锁德成带领大家迈开大步紧紧追击,从早上追到下午,约莫赶了七八十里,没有敌人的踪影,才就地找了个地方住下来休息。第三天,大部队开过来了,军长秦基伟问战士们:“谁带着你们打敌人的呀?”战士们回答说“是小锁!”秦基伟打发一个战士去叫正在山洞里睡觉的锁德成。
    锁德成跑步来到秦基伟面前,立正等候首长问话。秦基伟伸出手指头点着锁德成说:“你这个小锁胆大包天。70多个人把敌人追了70多里路,简直是个冒险主义!”
    锁德成听罢十分认真地说:“首长,冒险主义是什么,我还没吃过!”当下把秦基伟就给逗笑了。一星期之后,秦基伟视察部队时又打发人来找锁德成了,秦基伟拍着锁德成的肩膀,朗声说:“你立大功了呀,军党委已向志愿军总部打了报告,要给你记大功!”
    (以上这么惨烈的战场细节,在其他战友的回忆内容中都没有)

    五次战役罗宛山战斗结束后,部队进行了整编,锁德成以显著的战绩荣立二等功,并被任命为一排三班班长,仍和邱少云在一个班,上级安排锁德成到各连队去巡回作报告,他因为缺少文化,语言组织不起来,不知道怎样讲,只好让连指导员代他讲。

    1952年6月,锁德成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他们在上甘岭一带构筑防线,参加著名的上甘岭战役。部队在591高地上修了近两个月的工事,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即奉命拿下早被敌人占领的391高地,为部队进行大规模反击扫除障碍。
    391高地位于591高地左侧,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一个隘口,南往“三八线,”北通北朝大地,战略位置特别重要。为了确保行动的万无一失,连里让三班先去侦察情况。
    锁德成带上邱少云和李世虎,三人乘着夜色深入到391高地背后去抓“舌头”,由于时机不成熟,一连三个晚上都扑了空。
    第四天晚上,三个人很快又潜入391高地背后,悄悄向敌军指挥部靠近(敌军营部是几间茅草屋),发现里面有灯光,锁德成先摸了过去,用舌头把窗户舔了个洞一看,发现里面有两个人,一个军官模样的正在办公,另一个在床上鼾声如雷地睡觉。
    正是下手的好机会!锁德成忙向邱少云和李世虎打了个手势,待他俩过来后,三个人稍作商量,然后一脚踹开门,飞快地冲了进去。锁德成和邱少云把正在办公桌旁忙活的军官使劲按倒在地上,先用毛巾塞住嘴,再把门拴横放在背上用电线给绑了个结结实实。
    与此同时,李世虎已经把睡觉的那个美军几刀子给捅死了。三人顺着原路把“舌头”押回连部,送到团部一审问,原来抓回来的竟是个营长,从敌营长嘴里得知,美军在391高地上驻着一个加强营的兵力。
    (这么精彩的细节,“曾纪有”等战友都没有编出来)

    驻扎在391高地上的一营美军,象颗毒牙一样楔入我军阵地,不拔掉它,就会直接威胁到整个战役向南推进的进程。1952年10月11日晚上,锁德成所在的三营接到指挥部命令,要他们潜入到391高地敌军阵地前沿隐蔽下来,准备在12日晚上突袭敌军,一举拿下391高地。
    391高地敌军阵地前沿是一大片齐腰深的茅草地,茂盛的茅草已经干枯,我军一个营的兵力于11日晚上10点左右乘着夜色偷偷地潜伏进去,在离敌人仅有六七十米远的地方趴下来用茅草覆盖住身子。天亮以后,可以清楚地看见敌人的碉堡和火力点,连敌人叽哩哇啦说话的声音都听得见。
    锁德成左边趴着邱少云,右边是李世虎,每个人相距有3米左右,在他们身后有条小河沟,浅浅的溪水缓缓地流淌着,陪伴着战士们静静地等候出击的时刻。

    12日中午时分,从山顶上下来了二十几个美军巡逻兵。由于贪生怕死,美国外国人们显得有些慌里慌张,只管抬头向上看,不注意脚下的地形,最后走着的一个敌人一脚踩到了锁德成趴着的土坑里,被锁德成顺势抓住脚脖子一拧,“咚哧”一声跌倒下来,还没来得及喊叫出声,锁德成已抽出刺刀在他的脖子上割了一刀,当即毙了命。
    面对这突发的情况,锁德成通过简易步话机向指挥部作了汇报,指挥部命令他们当机立断,将巡逻的敌人全部就地消灭掉。
    锁德成即刻命令全班战士用冲锋枪射击敌人。(这个很不可能啊,潜伏部队用冲锋枪射击?)
    由于地形复杂,有两个跑得快的捡了条命跑回了山上的据点里,片刻之后,敌人的炮火便一排又一排的打过来,其中还夹杂着许多燃烧弹。


    有一枚燃烧弹恰好炸在了锁德成他们面前,刺眼的火星顿时四溅着烧了起来。锁德成算是幸运,脸上只溅上了零星的几点;趴在锁德成右边的李世虎溅了满脸火星,忙着用手一抹,脸上的肉皮一下就耷拉在下巴上了;最惨的是趴在锁德成左侧的邱少云,全身都溅上了火星,火苗很快烧着了他背上的茅草,火焰呼呼蹿起来。
    邱少云向锁德成扔了块土,锁德成明白这是向他请示怎么办。
    邱少云身后一米多远处就是小河沟,如果他翻几个滚跌到水沟里去,火肯定会被淹灭,但那样一来,我方的所有潜伏部队就全完了,整盘作战计划也会流产。
    锁德成看着和自己相处了两年零七个月的亲密战友被越来越大的烈火灼烧着,心如刀绞,却只能抬起手向下按了按,示意邱少云不要动。
    火焰愈加旺盛,邱少云的肌肉被烧得叭叭地直响时,邱少云忍着巨痛仍旧一动不动地趴着,他的两手深深地抠进了泥土里,轻轻挣扎着,又向锁德成扔来块土疙瘩,锁德成心里尽管已经难受到了极点,但还是示意邱少云贴在地上不要动。
    就这样,锁德成和副班长李元兴、战士李世虎亲眼看着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
    邱少云——这位坚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凭着对革命的一腔忠诚和顽强毅力,在烈焰烧身的情况下,至死没有挪动一寸地方,也没喊一声疼。望着英勇牺牲的战友,锁德成在心里一遍又一遍默默地哀悼着,满腔悲愤化作如泉的泪水流淌着,流淌着……

    坚持到下午5点钟天黑下来后,部队终于接到了总攻的命令。锁德成和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象猛虎一样席卷而上,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冲上了391高地。在掩护我方坦克撤退时,做为一名****员的锁德成又主动断后,被敌人扔来的一枚手雷炸断了右腿。他把几枚手榴弹抱在怀里,作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最终被专门返回来搜寻他的战友们发现后,用担架抬回了后方。
    上甘岭战役经过惨烈的激战之后,最终以我军取得胜利而结束。1952年10月12日,锁德成由于在上甘岭作战中的出色表现,被志愿军政治部授予“一等功臣”荣誉称号。
    锁德成腿上的伤经过检查,确诊为右膝关节盲管炸伤,致关节强直、运动障碍,在朝鲜进行初步治疗后,转回国内,先后在丹东、沈阳、武汉、杭州及泸州24军医院等地经过多次治疗,终于能够站起来恢复行走了。

下篇:光环背后的凄清人生

    锁德成伤愈归队后不久,部队考虑到他是棵好苗子,决定对他进行培养。于是,他先被送到陕西宝鸡市,参加军队文化教育速成班的学习,用九个月的时间学完了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课程,然后又被送往华阴拥军总校继续接受教育,同时学习机械操作技能。

    华阴拥军总校的校长就是后来担任过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的韩念龙同志。
    当时共和国刚刚创立,军队建设急需有一定技能的人才,韩念龙对年轻英武、干练洒脱的锁德成十分赏识,多次把锁德成叫去谈话,勉励锁德成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尽早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为祖国建设再立新功。
    为了能够使锁德成安心学习,韩念龙还动员锁德成把家人也接到华阴来,锁德成为此专门回了一趟家中,可年迈的父亲说什么也不愿离开故土,还声泪俱下地不让儿子再回部队。锁德成当年被国民党部队抓走时,家里已经为他娶了亲。
    面对着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和因辛劳而过早憔悴的妻子,曾经驰骋沙场视死如归的杀敌英雄终于被搅动了儿女情长。
    返回军校后,锁德成即向领导递交了申请转业回乡的报告。身为校长的韩念龙对此很是惋惜,一再进行挽留,但锁德成去意已定,最终于1955年10月离开了军队,正式转业回家了。韩念龙同志爱才心切,在锁德成转业到地方工作之后,还两次来信询问他的情况,并在信中再次劝说锁德成回到部队去好好发展。
    锁德成回到家乡后,组织上先安排他到庥沿供销社工作了一段时间,不久后又调他到县上,先后在供销联社、商业局工作。
    1962年春天,生性耿直的锁德成对当时盛行的虚报浮夸风很是反感,为此多次顶撞领导。领导对此怀恨在心,通过县上有关部门发了调令,要把他调到城关镇去,锁德成自知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一气之下卷起铺盖回家务农去了。
    英雄回乡,耀眼的光环几经闪烁,早已消失殆尽。面对贫穷的家乡和多难的乡亲们,锁德成一筹莫展。尽管戎马倥偬五六年,又当了六七年的国家干部,但除了一串已不再光鲜如初的奖章之外,锁德成别无他物。一家人只能暂时栖身在生产队废弃的一间猪舍里,开始度起了他坎坷多难的后半节(时年31岁)人生。
    锁德成腿上的伤虽然治愈了,但却留下了后遗症,遇上天阴下雨,伤处便疼痛发痒,折磨的他好几天无法上地劳动。然而比伤痛更让人心寒的是家庭的不幸。
    锁德成有4个子女,大儿子先天性呆傻,二儿子二十多岁时因精神受到刺激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从此成了废人,大女儿先天性聋哑,远嫁河南后,近二十年杳无音信,与自己相依相偎苦度人生之旅的老伴,在五十多岁时患上了老年性白内障双目失明……
    接踵而来的灾难,累积成大山一样沉重的家庭包袱,无情地压在锁德成的肩上,使他原本威武而挺拔的身躯迅速苍老、佝偻下来。还是生产队时凑合着修起的三间房舍已破旧不堪,遮不了风的肆虐,挡不住雨的冲刷,可一家四口仅靠着锁德成几十元的生活补贴勉强度日,那有能力去维修,更不要提重建了!
    万般无奈之下,出嫁在同村的小女儿锁爱梅只得把父母和两个残疾哥哥一并接过来和她一起生活。
    锁爱梅夫妇都是农民,日子过的同样艰辛。把父母一家四口接过来之后,家庭负担骤然加重了。母亲双目失明,时常要背来背去,两个呆傻的兄长要时时照看,她自己的两个孩子正在上中学,高额的学费常常愁得她几乎要精神崩溃。
    老英雄多舛的人生际遇和窘迫的生活现状,揪动着一切有良知的人们的心。麻沿乡中学的一位老师经过详细采访后,将锁德成的事迹写成一篇通讯送到县教委,不久之后中共陇南市委机关报《陇南报》在周末版上进行了全文刊登。省城的《兰州晨报》闻讯后专门派出两名记者,开辟专栏连续报道了锁德成老人鲜为人知的经历。
    随着省内外新闻媒体的介绍,社会各界也向老英雄投来关注的目光,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2000年10月,兰州部队空军医院派人把锁德成和老伴、女儿一家三口接到兰州,让他跟当年的老战友晤面,为战士们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并无偿为锁德成的老伴做了白内障切除手术,使失明达12年之久的老人又重见了光明。锁德成老人的英雄事迹和凄清境遇深深感动着兰空医院职工和兰州各界人士,兰州各大学校及不少军队、企业都邀请老人去做报告,大家慷慨解囊,给予老人无私的经济援助。
    当地政府在财力还很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奔走,多方争取,使老英雄的生活补助费由几十元增加到260元,逢年过节时,县、乡领导都会上门看望老英雄,尽力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这些来自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援助,尽管不能彻底改变老人困窘的生活境遇,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人的经济压力,改善了老人一家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老英雄孤寂而凄寞的心境得到了稍许慰藉。他对此念念不忘,心存深深的感激和自足之情。
    锁德成家的正墙上,端端正正地张贴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像片,像片左侧悬挂着两幅镜框,一幅里面装着由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等人签发的立功喜报,另一幅里面装着由志愿军政治部颁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左侧墙上的大镜框里,除了夹着锁德成及家人各个时期的照片外,更多的是那些一寸的小照片,这都是当年跟锁德成在一个班里相处过的战友们。有好多人锁德成已经叫不出名字了,但还能记起一些与其相关的细节。老英雄一一给我们点说着,当我问他相框里有没有邱少云时,他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们说:自己和邱少云原本有一张合影照,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被《解放军报》社来的一位记者给带去,一直没有给他寄回来。
    望着陈迹斑斑的证书和虽然已经发黄、但却难掩勃勃英气的那些老照片,我的眼前涌动着岁月的长河,我似乎又闻到了战火的硝烟,听到了枪炮的轰鸣……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是一个英雄时代!成千上万跟锁德成一样的热血青年响应新生共和国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冲上了前线,尽管为此一生受尽艰辛,更与荣华富贵无缘,但他们至死都无怨无悔地保持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作为一名有着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员,锁德成对时下某些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表示出深深的忧虑。2002年秋天,他给中央军委和国务院致信,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浸泡出来的”,恳请中央从严惩治腐败,以告慰英灵。
    采访结束要离开时,锁德成老人不顾我们的再三劝阻,坚持要送我们一下,望着老人手扶在膝盖上,拖着伤腿一步步迈下台阶的艰难情景,我的心中再次涌上一丝丝沉重的心灵之痛。


[ Last edited by 儒门讲禅 on 2011-11-24 at 06:1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3#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2:15 | 只看该作者



■■■■■■■■■■■■■■■■■■■■■■■■■
    我们不排除老英雄们回忆往事时吹牛的可能。。。
   

    老傅在此把少云兄弄出来考古,太耽搁大家的时间。
    更主要的是在铜梁绕了两小时才回到正道。
    天全黑了,终于跑出重庆地界。在安岳一镇上住下,50元单人间,没卫生间,有空调。勉强还可以,基本卫生。。。。
    第一天至此结束。。。
    因为考古邱少太多。我保证下次不再拷问英雄。。。   


[ Last edited by 儒门讲禅 on 2011-11-24 at 06:21 ]

100_5132.JPG (485.83 KB, 下载次数: 134)

100_51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4#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1-11-23 22:20 | 只看该作者

   


     下图一是老傅去年单骑翻越喜马拉雅嘎龙拉雪山时拍的照片

     下图二:有人不要在这里骂人哈,我们的行动,也得到了交巡警GG的支持,开绿灯当天办完了上户的所有手续,所以才得以如期成行——

     下图三:老傅去年路遇的磕长头的美女,并骗到了她的手机号码》

   进藏故事千万个,有人看到的是风景,有人看到的是艳遇,而老傅看到的是风景+艳遇+更主要的是人文》
   连白骨精们(白领+骨干+精英)都对这世道无可奈何,作为我国P民,我们只能拿自己开刷罢了。。所以,请那些高尚的道德家+伪善的卫道士们,绕行吧》》
   此外,此帖或许更适合爷们读,小姑娘们也可以绕行

   

   好了,今天傍晚有时间的话,继续码第二天的:四川安岳毛家镇——都江堰

   附第一天的开销:

    D1  重庆南滨路——歌乐山——璧山——铜梁——潼南——安岳毛家镇
    1、早上出发前到菜园坝买油箱网兜  5元
    2、菜园坝买了把刹车锁   25元(后来丢失)
    3、出发前中兴路给摩托贴不干胶字  40元
    4、电池 5元
    5、全天买水  10元+5元+4元=19元
    6、加油 50元+40元=90元
    7、安岳毛家镇住宿  50元  
         合计  234元

      


[ Last edited by 儒门讲禅 on 2011-11-24 at 06:34 ]

3-1.JPG (83.06 KB, 下载次数: 144)

3-1.JPG

雪山圣湖.jpg (69.83 KB, 下载次数: 139)

雪山圣湖.jpg

查验车架号.jpg (95.64 KB, 下载次数: 137)

查验车架号.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5#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11-23 23:27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啊!

建议一图一文,那样看着舒服!


可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6#
发表于 四川省 2011-11-24 01:49 | 只看该作者
文采飞扬
图文并茂

精采!![/
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7#
发表于 四川省 2011-11-24 04:3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哦#003##003##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8#
发表于 江苏省 2011-11-24 04:54 | 只看该作者
图太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9#
发表于 山东省 2011-11-24 06:18 | 只看该作者
实乃牛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0#
发表于 山东省 2011-11-24 07:44 | 只看该作者
没PP了吗?赶紧上PP,期待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4-26 21: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