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查看: 474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年一觉江南梦——镇江焦山四面环水看长江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山西省 2017-3-15 01: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机缘关系,我来过镇江多次,游览了著名的北固山、金山。焦山在长江之中,要去游览,必须乘船才能实现。因为我的时间紧,想去但一直未能如愿。2012年11月末,我游览了扬州之后,专程来游览焦山。









































冬游扬州 1241_副本.jpg (125.76 KB, 下载次数: 43)

冬游扬州 1241_副本.jpg

冬游扬州 1244_副本.jpg (120.26 KB, 下载次数: 58)

冬游扬州 1244_副本.jpg

冬游扬州 1245_副本.jpg (148.86 KB, 下载次数: 59)

冬游扬州 1245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山西省 2017-3-15 01:21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焦山的神仙就是东汉隐士焦光。
  与一些名山大川相比,焦山并不显得高大突出,但它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气势磅礴的摩崖石刻和碑刻艺术,使焦山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书法之山。焦山碑刻,篆、隶、真、草、行诸体皆备,风格迥异,或苍古峭拔,纵逸奇深,或严整舒朗,浑然厚重,真可谓汇千年古刻之隽美,融百家书法之精神。有“碑中之王”、“大字之祖”之称的旷世奇碑——“瘗鹤铭”,就出自焦山,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焦山碑林与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领风骚,有人说西安碑林是雄浑的黄河文化的象征,而焦山碑林则是清奇的长江文化的凝结。它所拥有的更多的是人文个性的张扬。
  古刹梵音,古碑荟萃,古刻纷呈,古树葱茏,给这座名山增添了无穷雅趣。在这里真诚地欢迎八方朋友到焦山来修心养性,放飞心情。
  焦山自古以来名称很多,有樵山、谯山、狮子山、狮岩、双峰山等。这些名称均是根据当时特定的情形或山体的自然特点而命名的。如樵山,取自于樵夫砍柴;谯山,取自于在此设有海防和了望哨所;狮子山、狮岩、双峰山等则取其形。只有焦山之名来得最具有传奇色彩和人文情趣,因而千百年一直沿用。
  秦朝以后,道教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渴望归隐山林,过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而焦山与松寥山、夷山耸立于长江之中,形成一主两次的格局,与“一池三山”式的人间仙境相暗合,于是便成道家首选之地。东汉末年,名士焦光游历大江南北,当他来到焦山之时,被这人间仙境所吸引,便在此结庐隐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采药炼丹,济世救贫,并留下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当时的皇帝闻其贤,三下诏书请其出山做官,均被他以年老体弱、妻子多病或远游等方式婉拒了,后人为纪念他而将他隐居的山洞改成三诏洞,山名改为焦山。
  据《焦山志》载,宋真宗皇帝生病,久治不愈,忽做一梦,梦见一老人走进他的金銮殿,自称是东南方的隐士焦光,送丹药为他治病。真宗惊醒后,病果然好了,他忙将梦中之事询问大臣。大臣说:“焦光是汉末一位高士,隐居于长江之中的焦山,甘贫乐道,三诏不起,廉节自持。真宗听后大喜,发下敕文:”封焦光为明应公,里祠春秋祭祀,同时对焦山的田赋、差役一概优免。皇帝金口一开,从此焦山声名远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山西省 2017-3-15 01:28 | 只看该作者
秋意正浓,在长江中,一片片茂密的芦苇,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一方,筛风弄月。芊芊芦苇,倩影婆娑,将湿地的静谧和秋意浓缩成亘古的美丽!秋天的芦苇不再是春、夏时千篇一律的绿色,而是呈现出不同的色泽,青黄相配,个性而浩瀚,恣意而汪洋。芦花的颜色把整个芦海装扮得柔情百媚,芦叶渐渐由绿转黄,阳光的照耀又使那金灿灿的黄色格外抢眼、格外漂亮。芦苇褪去了五颜六色的盛装,芦叶飒飒,芦花如雪。

芦苇又名蒹葭,有2600多年前《诗经》为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时还有许多描写蒹葭的诗句,如“杉上秋雨声,悲切蒹葭夕”,“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等。可见芦苇出自有据可查的名门大家,而非路畔溪边蒿草之类野生植物所能比及。大凡风光景物,均有其长短。有的适合远观如雪山、海潮,有的宜于近视,如软花细草。而芦苇远观则烽烟如聚,卷起千顷浪花;近视则根根透骨,茕茕孑立愈见精神。可谓远近高低相得益彰,看点各异,风情与兴致俱佳。伫立焦山的最高处远远望去,一片芦苇的坦荡无垠,俨然一篇成熟弥香的诗笺。















焦山东侧的山脚下,石块嶙峋,八个用石灰土夯实的炮堡,呈扇形,面对着长江的入海口,这就是著名的焦山炮台。整个炮台是暗堡式,每个炮堡都附有一座小弹药库,另有一大弹药库在炮堡南端门外偏西处。整体都用三合土分层浇灌而成,坚固异常。抗战时,炮台为日军摧毁,现存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炮台建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当时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的防务,决定筹建焦山炮台,与汝山、象山、江都都天庙等处炮台成犄角之势。1842年,英军发动了扬子江战役,英军舰侵入长江,曾遭到金山和焦山炮台守军英勇的抵抗和沉重打击。焦山炮台守军,面对七十余艘敌舰,毫不示弱,猛然炮击,但是终因寡不敌众,炮台失守,守岛军民一千五百多人全部捐躯。英军攻陷镇江时,军民进行了殊死抵抗,英勇悲壮的斗争,引起了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恩格斯的关注,他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问中热烈赞扬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焦山抗英炮台是我国近代反帝斗争的重要遗址,也是镇江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见证。















吸江楼耸立在焦山东峰绝顶,原名吸江亭,又名吸江楼。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人又称四面佛亭。楼呈八角形,整个结构为水泥仿木,有楼梯盘旋而上,回廊四通,八面有景。楼为两层,上层横额题有“吸江楼”三字,底层横额写有“江山胜概”四个大字。游客登楼远眺,大江南北旖旎风光,佳处妙景尽收眼底。江北碧野辽阔,阡陌纵横,一望无际,江南苍翠青山,连丘叠嶂。此处视野广阔,气象万千,令人精神顿爽。若夏日清晨登楼观日出,别有风味,历来为游人所称道。清代名士齐彦槐有诗赞曰:
东望海漫漫,扶桑涌一丸。

曾登岱岳顶,不及此楼观。

水气连天白,霞光照壁舟。

遥闻曙钟动,江阔万鹰盘。

清同治年间,常镇通海道沈秉成将亭重建为楼,并写了《吸江楼记》。他在记中说,我在镇江游览期间,常想携酒游览焦山,因事务繁忙,未能如愿,今春稍有空暇,就邀约几个同事来到焦山,披开荆棘,攀登辘岩,盘旋而上,走走歇歇,终于到达山顶的四面佛亭。只因四周被树木遮掩,亭虽在山巅,但不能远眺四周景色,同时亭子已倾斜欲倒,因此,改建为楼。登楼俯瞰大江,只见苍茫万顷,眼界顿时开阔。此楼仍命名“吸江”,因不忘旧名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地板
发表于 陕西省 2017-3-16 07:34 | 只看该作者
晋龙哥哥 发表于 2017-3-15 09:28
秋意正浓,在长江中,一片片茂密的芦苇,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一方,筛风弄月。芊芊芦苇,倩影婆娑,将 ...

出光还是江南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
发表于 黑龙江省 2017-3-16 21:28 | 只看该作者
镇江竟如此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5-19 11: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