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查看: 6944|回复: 4

走马观花甘肃川陕 屈指行程三千三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甘肃省 2016-2-2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千卷书 行万里路 观世间态 走真由路
轻风车影 云游四方 追荒八野 笔耕不缀


[ Last edited by 司马婕妤 on 2016-3-4 at 04:16 ]
流金岁月.jpg
时钟.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6-2-29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千卷书  行万里路  观世间态  走真由路
轻风车影  云游四方  追荒八野  笔耕不缀



[center][/center][center]平淡

许巍

昨天的事昨夜的梦
早已经走远
我已想不起好像手里
燃烧的香烟
推开窗放一首歌曲
让柔和的风轻抚身体
就这样坐着望着那窗外
天边的云彩让阳光温暖
我的心

平淡一天平淡的心情
平淡一天简单的心情

就这样坐着望着那窗外
天边的云彩随着风变幻
就这样坐着望着那窗外
让轻风路过这房间
就这样坐着望着那窗外
让阳光温暖
我的心[/center]
[center]
《走马观花甘川陕 屈指行程三千三》(1)

《走马观花甘川陕 屈指行程三千三》(2)

《走马观花甘川陕 屈指行程三千三》(3)[/center]
[center]走马观花甘川陕 屈指行程三千三

(轻风车影/司马婕妤)[/center]
前题:   
    游历甘、川、陕回到家能静下心来写这篇旅途记事,已经是第90天了。闲遐时站在地图面前,13天中所经历的那段短暂的时光在脑海中一幕幕上演,特别的事件、特别感悟在记忆中挥之不去,在成堆的照片里一遍遍审视甘、川、陕那片土地时,只能用“魂牵梦绕”、“回味悠长”这2句成语寄托此行,这算不算是甘、川、陕的“后遗症”呢?
    我是个喜欢简单、自然、快乐、外敛且内心情感丰富的人。工作时,全身心投入,争金夺银。休闲时,全身心放松,自由自在。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30岁以前还是个“毛头小伙”、“黄毛丫头”,是比较“傻气”的。而真正开始懂得工作、知道生活的黄金时间从30岁开始算起,就那么20多年。这几年,单位的人在慢慢减少,工作压力在无形中加大,我和同事们各自承担了好几摊工作,一天到晚总是忙个不停,回到家还要读书学习,辅导督促孩子的功课,心里还要时常惦念着父母。人到中年,身累、心累、浑身累呀。
    各种压力大了,就要寻机释放,情感压抑长了,就得宣泄。而我缓解压力的方式就是:常回家看看,常出去转转。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阅万人数,阅万人数踏前人步。此行程原计划是:踏前人步,行千里路,走革命圣地—延安。不料想,事先的约定成了空谈。于是,便和另一个朋友—张军踏上了另一条征途:走马观花甘川陕。
    此次出行,日日兼程,饱览了南国的精彩华章,感怀了民族文明的久远,体味了先辈征战的悲壮,重温光荣梦想,聆听故国苍桑,一路寻去,领略了风光无数和风土人情,体验了艰辛和欢乐。
    旅行时间:
    本人:2004年7月28日 ~ 8月9日,共13天。
    张军:2004年7月28日 ~ 8月8日,共12天。
    驾驶车辆:五羊本田125。珠峰光阳150。
    行程路线:
    本人:金昌→永昌→武威→古浪→天祝→永登→兰州→永靖→东乡→临夏→合作→临潭→卓尼→岷县→舟曲→武都→文县→九寨沟→平武→青川→广元→宁强→勉县→略阳→康县→宕昌→漳县→渭源→临洮→兰州→金昌。
    张军:金昌→永昌→武威→古浪→天祝→永登→兰州→永靖→东乡→临夏→合作→临潭→卓尼→岷县→舟曲→武都→文县→九寨沟→平武→青川→广元→宁强→勉县→汉中→留坝→凤县→两当→徽县→天水→武山→陇西→定西→榆中→兰州→金昌。
    行驶里程:本人:3300公里。张军:3500公里。
    拍摄照片:180余张。
    游览景点:
    本人:刘家峡、当周草原、腊子口、万象洞、九寨沟、白马藏族风情、古阳平关、武侯祠、武侯墓、马超墓、哈达铺、遮阳山等。

[ Last edited by 司马婕妤 on 2016-3-2 at 23:0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6-2-2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篇   山大沟深的甘肃南部

A.在阴雨中我们出发了

    2004年7月28日,甘肃金昌是个阴雨沥沥的坏天气。早晨7点多在北京路口吃完牛肉面,穿好雨衣,在出发前一刻钟静心等待张军到来,不一会儿,张军来了。8点整,镍都实业公司楼顶的大钟响了,像是出发前一声枪响,伴着悠扬的报时钟声,摩托车低沉的轰鸣声掩饰不住即将奔向甘川陕的欢乐,怀揣着激动和对未知天地的憧憬,我们东征的旅程开始了。

  寒风忽忽的,冻得我们直跳蹦子,上下牙碰得直响。稍歇了一会儿,我们顶着寒风冻雨,约14点多赶到了天祝县城,入住华藏宾馆。赶紧卸下装具,进入房间拧开热水阀门,温暖冰凉的肌肤。而后,打开电灯,用灯罩升腾的热气烘烤袜子鞋垫,取出绳子晾晒衣裤。换上干爽的备用衣裤鞋袜,我们到街上饭馆补充了所损失的热量。

    躺在床上看着电视、给金昌家人、朋友,给兰州的妹妹家打电话,时间慢慢过去。下半夜,被张军的呼噜声震醒,全无了睡意,辗转反侧,回想着昨天的经历,神游未知的天地,久久难以入眠,直到天麻麻亮,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早晨9点起床,起动摩托车,中间在永登县武胜驿镇吃完羊肉泡馍。摩托车掠过永登县后,在烂泥汤浆的破路上蠕行  天气凉,心情爽。吸着透肺入脾的清凉空气,迎着扑面而来的霏霏细雨,我们款款离开金昌。在路口处加足了油,驶上212省道,在摩托车轰轰的吼声中,我们一路马不停蹄奔上312国道,以1小时40分钟到达武威市。

    在武威市高坝乡,我们又吃了点早餐。等待张军换好后轮内外带后,我们驾车向着前方驶进。12点多,冒雨进入了古浪峡。峡中山风呼呼,身上寒意瑟瑟,不管天气怎样无情,我们就是个入谷穿峡,翻山越岭。12点40分左右,我们下到了乌鞘岭金强河畔。大桥在维修,洪水在下泄,我们在犹豫。看着一个个大小车辆淌水而过,选准了线路,备足了勇气,我带头顺河侧水冲上彼岸。张军此行借的是内弟珠峰光阳摩托车,或许是车况不熟,调试不好,冲到河中央,链条掉了,夹住了齿轮,车熄火了。待我在百米外赶来救助时,他已蹭上了河滩。

    摊开工具,帮他拧松螺丝,取出链条重新上好。此时,我们雨衣内的衣裤早已被一路的雨水渗透,加之刚才冲河而过时的扑面洪水,前身打湿,高原,特别难走。河口两端堵车10多公里,我们穿梭其中,择路而行,于13点多到达兰州市西固区,行进了一段,向右拐上了去永靖县的新公路。有在前面烂路上许久压抑的积蓄,此刻在这段极好的柏油路上行驶,我们压抑感得到完全释放,马达轰鸣,车轮滚滚,约1小时,我们到了永靖县。




B.璀璨夺目的陇上水城
    在人们的习惯印象中,甘肃就是干旱无水的代名词,这一点不假,但也不全是。甘肃确实是我国最干旱缺水的省份。然而,就在甘肃中部这个最干旱的地区,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陇上水城——永靖县。其水量之丰富,连江南水乡都自叹弗如。近几年,永靖人靠水吃水举办旅游,使这颗陇上明珠展现出璀璨夺目的光辉,成为人们度假休闲和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水无山不秀,山无水不雄。在永靖,水之秀美,山之雄浑,珠联璧合,美不胜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迹般地造化出了美丽的黄河三峡——寺沟峡、刘家峡、盐锅峡,使长达 107公里的黄河三峡沿线,古今文化交相辉映,旅游景点星罗棋布,自然风光俊奇秀美,是西北高原特有的一幅绚丽多彩的黄河风情画卷,又因侏罗纪或早白垩纪恐龙足印群地质遗迹的发现,新近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而蜚声海内外。

    陇上水城最迷人之处,即有水库上游的刘家峡和炳灵寺的景点,又有刘家峡大坝下游的盐锅峡水库库区。这是一条比较宽阔的谷地,永靖县城就座落于此。由于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S”型的小弯,在祁家渡口的山顶上望去,这个峡谷盆地恰似一个巨大的太极图形,黄河勾勒出了太极图中间的“S”型阴阳分界线,所以,这一部分被称为太极湖。在县城,借张军修车我洗车的工夫,休息了约半小时,起程穿过县城繁华地段,我们莫名其妙地走上了去太极岛的正路,而去临夏州的反路,无意中与太极湖、太极岛亲密接触了一番。

    我们在湖边公路上漫行,对这一代的风光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湖边由大片湿地构成的两个半岛,被称为太极岛,但见岛上芦苇丛丛,枣林密密,水鸟群群,蝶舞双双,游人在湖上泛舟,在池边垂钓,在林中纳凉,在苇丛嬉戏,完全是一种融入大自然的图景。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芦苇,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纤尘不染,空气清新。我们停车静观小鸟起起落落,鱼儿悠悠闲闲,虫儿唧唧啾啾,在忘情中尽享大自然恩赐的短暂幸福。


C.临夏州是化石之乡、花儿故里

    相会总有分别时。问好了去临夏州的路,我俩便向第2个目的地进发。在黄河边的祁家渡口,各自花了2元钱的摆渡费,乘船渡过黄河。上岸后,第1次进入山区盘山公路,第1次见到花椒树。左盘右旋,峰回路转,途中几次看见刘家峡水库的娇柔的面容。拍下了永靖县的全景我们行将进入东乡县。顺便捎带一句,一路上大凡进出县市前后,我基本上都拍个该县(市)的全景照。

    不多时我们就开进了东乡县的地界。东乡县是一个山区县,地貌特征与陕北相象,山大沟深,满目秃岭,坡陡弯急,多为土路,车行较慢。路上多见男的戴绣图的白帽,女的头披黑色的头巾,百姓脸上好像镀了一层黄土似的。农田均为梯田,比较干旱,靠天吃饭,村舍多为土墙构筑,看上去是一个贫困县。盘上山顶高处小憩,远处清真寺高音喇叭的颂经声在山谷回荡,一片回乡的风情。路经几个乡村集市,路两旁的行人多用白眼仁目光盯着我们,心中不免有些发怵,没敢下车,乘着西去的日头还未下落加紧赶路,擦过东乡县城,一路急弯下坡20多公里,临夏州映入眼帘。在半山坡,拍下了临夏州的全景图。

    夜暮时分,在城中解放路一家旅馆投宿,转悠了几处夜市区,品味了当地回民小吃。凌晨5点,我被旅馆旁清真寺阿訇一阵阵呼唤教民祈祷的声音和张军大大的呼噜声搅醒,全无了睡意。天放亮,我们捆绑好行装,填饱肚子,架车游览了市区街景。

    这是一个不大的州市,市内街道比较整洁,而城乡结合部则杂乱无序。在张军修理摩托车链条、齿轮1个多小时的间隙中,我翻阅了随身携带的资料,对这座城市有了一些感性和理性上的认识。

    临夏州是陇上有名的回乡,号称甘肃的“广东”,商贸比较发达,穆斯林风情浓郁,国道213线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因毗邻大夏河而得名,古称“河州”。城市座落在一个比较宽阔的河谷地带。州内东乡族、保安族为甘肃特有民族。

    临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遗存。景点有红园、东宫馆、南关清真大寺、莲花山、松鸣岩等。

    临夏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临夏盆地。在远古时代,是各种古脊椎动物的乐园,孕育了今天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化石种类繁多,数量丰富,保存完好,举世罕见。创造了6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产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化石;世界上最大的巨鬣狗。不仅填补了我国哺乳动物化石收藏中的一个重要空白,也为研究新生代晚期第三纪古地理、古气候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可惜的是,展览馆、清真大寺近在咫尺,我们匆忙而过,没有经历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礼,这是旅途中的憾事之一。

    临夏民风淳朴,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秧歌是我国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规模宏大。“花儿”又是民俗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最为临夏人民口传心授。一年一度的景点松鸣岩、莲花山的“花儿”歌会,荡人心魄,感人肺腑,“花儿”,又称少年,俗称“野曲儿”,广泛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有人这样形容“花儿”的艺术魅力:可与陕西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安徽的《挣颈红》等竞秀媲美;可与蒙族的《牧歌》、苗族的《飞歌》、藏族的《拉依》等争奇斗妍。“花儿”曲子好听,只是让人感到方言味太浓听不懂,但我还是喜欢哼唱几曲,比如《下四川》,听唱起来,让人回肠荡气,两眼挂泪,余味无穷。


D.走进甘南香巴拉
    我们没在临夏没多停留的主要原因是要赶去参加合作市举办的香巴拉文化旅游观光节。昨天,即入临夏时,不时见到粘带泥浆的返程车。合作香巴拉节是7月29日开幕的。临夏到合作,105公里,约2个小时就能赶到。待张军修好车后,我们直奔合作市。询问得知,去合作的路是油路,加之天气晴朗,阳光灿烂,绿树成荫,心情自然就好。约1小时,在山口跨路地界门牌的提示下,我们知道进入了合作地域。走在山区公路上,山上山下绿草青青茸茸,百花片片点点,帐篷聚聚散散,景致煞是优美。一座白色的藏式白塔矗立在路旁,远方山顶上飘浮着经幡,这是正式进入藏区的标志物。天好、景美、人爽、车飘,清风车影一路歌。

    途中偶遇6个骑自行车的游人在阴凉处休息。其穿戴、装具很专业化,乍一看,像是专业运动员。我掉头回来下车与他们打招呼,彼此作介绍。得知他们是兰州西北油漆厂的职工,去夏河拉卜楞寺。他们对我们能跑到这里表示出了惊讶和佩服。对金川公司给予职工1个月的年休假羡慕不已。
    与他们告别继续我们的行程。中午时分,到了一个叫王格尔塘的岔路口,右去35公里是夏河县拉卜楞寺,左去32公里是合作市。向左还是向右,我们一时困顿起来。不去右方,以后可能再没机会了,但左方的盛会也在诱惑我们。两难择其一利。最后,我们还是按照既定方针去合作市。夏河——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甘肃旅游的热点地区,被我们无奈地放弃了,是旅途中的憾事之二。
    顺山沟前行,翻过多处山包后,低洼处的合作市闪现出来。进入合作市,街区不大,但街道多数较直。市政建设开始起步,现代化汉藏合壁和藏式建筑各具特色。穿过市区,直奔郊区4公里处的当周草原,赛马会正在这里举行。这条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摩托车尤其多,多为藏民喜爱的五羊本田摩托车。藏民骑车都很疯狂。金昌市这几年五羊摩托车被毛贼牵走了不少,据说有的就贩卖于此。为了证实一下,在张军调拭车的空当,我逐一看了几辆待修理的五羊本田摩托车,多数线路有被剪断的痕迹,没有牌照,有的还是价贵的高档进口发动机车。
    进入当周赛马场,两旁摊点一直向深处延伸。藏族男女身着艳丽的夏装,年轻女子脸颊上泛着黑里透红的红晕,与甘肃汉人的洋芋红脸蛋有颜色上的区别。赛马场彩旗招展,气球高悬,两侧山丘上聚集了五颜六色的人群,估计有二、三千人。
    这次第五届香巴拉节是2004年7月29日开幕的。香巴拉,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以其独特的丰韵,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走进甘南州的香巴拉。
    甘南以夏河和合作为旅游中心,是神奇的“香巴拉”旅游胜地。甘南旅游资源以藏民族风情、藏传佛教文化建筑和草原风光为主,以夏河、合作、碌曲和玛曲最为集中。同时,它又是兰州至九寨沟旅游线的必经之路。从兰州至临夏至合作郎木寺这段公路,称为“兰朗高速公路”,是甘肃省出省下四川的南大门。
    我们赶到合作是2004年7月30日中午,没能参加上开幕式,也没有看到千人跳锅庄舞的宏大场面,这是遗憾之三,但有幸看到了甘南草原的赛马。
    据当地人讲,昨天上午有千人在雨中踩着草丛中的一汪汪积水,在大雨中舞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一个民族勇敢豪放的性格。昨天下午的赛马,是没有鞍镫的,选手们跨在赤裸的马背上风驰电掣般奔驰,腾起一团团泥水。作为马背上的民族, 藏族赛马有悠久的历史。30日这天下午,除了赛马,还有摔跤、赛牦牛、射箭、绳索套马等运动项目。因时间安排问题,我们没有再多的时间观赏了。下午2点多,我们上路了。
    从合作市到岷县,184公里,中间要经过临潭、卓尼两县。其中:合作到临潭85公里。临潭到卓尼28公里。卓尼到岷县81公里。到临潭,车速比较快,路上一片绿色。途中,我们躺在草地上休息,任高原的阳光温暖周身,惬惬意意的。1个多小时后,我们看到了山坳里的这座小县城临潭县。城内最醒目的标志性建筑就是琉璃瓦清真寺。我们没有住足,从城边擦过,在车上我脑子里闪现出了一个匪夷之思:在这个穷县当官,真是凤凰掉进了鸡窝里。接下来到卓尼只用了30多分钟。
    卓尼也是山沟里的小县城,风景比较美,洮河穿城而过。集市比较热闹。一种装束奇异是藏族还是土族的民族吸引了我的目光,服装不是很华丽,形容不上,我没拍照也没再打听。但回来后在网上查过,没有结果。
    卓尼县到岷县2条路可达,一条是盘山石子路,一条是顺河而下的油路。经好心人指点,我们依着两山挟一水的洮河蜿蜒而行。洮河是黄河的支流,河面较宽,水势较大。途中在一处引到村中的山泉旁歇息时,围过来一群天真的小孩和善良的大人。我对小孩子们说:“好好读书学习考大学,奔出这个大山沟。”一个大人说:“这里很穷,孩子们没钱读书。”这真是一时还难以解决的矛盾,根子上,还是甘肃穷,西部落后。
    人们不到甘肃南部的大山里,不知山里老乡的穷法,那房子、那村落就是个破,还有小孩、大人,脸总是洗不净,身上总有尘土。穷地方的人虽然穷,但人们心地是很善良的,从他们眼睛里流露出来的那种善良目光,就给人一种真挚、信任之感。这儿的老乡特别诚实,不像我们城里人,对人有一种说不出的虚情假意。
    告别老乡,继续赶路。一座白塔在前面,说明我们走出了藏区。路上的汉人逐渐多起来了,中老年妇女,多数头戴无沿的或蓝或白的帽子。跨路的横牌告诉行人,这是“中国的当归之乡”。定西地区有两件宝物:一个是金蛋蛋——洋芋蛋,另一个是金棒棒——当归。途中,又遇到2个插着印字彩旗的摩托车,我赶紧示意他们停下,后面的一位拐了回来。他们是陕西汉中的,车上、旗上印着“陕甘川风情摄影游”,车上架着一大堆用具,车手一脸灰土,摘下捂在脸上的毛巾,我们寒暄了一会儿。他说:“从腊子口那边过来,正修路,太难走。出来已经3天了,去甘南、成都、重庆,然后折回汉中。”他们比我们更疯狂,不便久谈,互作道别,各奔前程。
    下午6点左右,我们入岷县,住在县招待所,与家人通了电话,同时接到了兰继宏的电话,长谈了6~7分钟。招待所院内停满了去九寨沟旅游的大客车、小汽车。这个季节是旅游黄金期,岷县是必经之地,县城宾馆较多。洗完澡,逛完夜市,回来躺在席梦思床上研究地图,决定明天绕道去天险腊子口。




E.开始了艰苦的红色之旅
    2004年7月31日,早晨7点多,我被张军这只“金鸡报晓”的呼噜声打醒。8点多我们出发了,终点是武都市。岷县到武都市:173公里。绕道腊子口,还要多走70余公里。

    买了2 个胶卷,出县城22公里,在巴仁口岔路拐上至腊子口这段36公里的乡村公路,沿着红/军当年北上的道路,开始了我们艰苦的红色之旅。

    这是一条大山沟里年久失修的破路,坑坑洼洼,摩托车颠簸的很厉害,多在2~3档上行驶。
    如果不去腊子口,就可顺212线去宕昌县,中途有一个叫“哈达铺”的镇子是很有名气的。但此时因为道不顺,这天就没有路过参观。因8月5日一个意外的变故,8月7日,我竟然来到了“哈达铺”。关于“哈达铺的故事”,在下篇“B”中8月7日的行程中有记述,在此不过多叙说。
    让我们继续回到去腊子口的方向上来。
    路难行,天燥热,摩托车的发动机更烫,小腿部可丝丝感觉到机器散发着的热气。还好,路边有河、山脚有泉,我们不时下车休息、洗脸、凉车、浇水。39公里,平路上是一阵子的事儿,而在这条路上,我们好大一阵子才跑了一半,估计得照3个小时跑。
    到沟的尽头,我们开始上山了。盘山路,越上越陡,弯越来越急,似乎总上不到山顶。大客车喘着粗气缓缓攀升,低头俯望,好似一个移动着的小木箱。
    我们就这样在陡峭的峡腰行驶,不知转过多少弯,冲过多少艰险,在那巉岩毗连的大山中忽现忽隐,一米米行进,一丈丈攀升,反正就这么个走法,急也没有,得耐着性子,不然掉下去就得完蛋。“苦不苦,比比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在这种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英雄主义信念的支配下,我们义无反顾,向着一个个目标挺进,向着一个个高峰攀登。
    日头当顶,我们离山顶不远了。快到山顶时,临空架设的地域界牌告诉我们,到了舟曲县地界,也就是说,我们再一次进入了甘南州。登上山顶,眼前豁然一亮,定睛一看,哟嗬,一座硕大的高山巍峨屹立,雄伟挺拔,耸入云端。山腰下,苍松翠柏,灌木葱茏,鸟语花香,雄鹰翱翔,一个上帝造就的天堂胜景扑现在眼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们大声呼唤,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一路驾车的疲劳和在烂路上行驶中的郁闷,在此时一扫而光。此时此刻,站在这高高的山巅上,我们是多么的豪迈。
    眼前的这座大山就是闻名于世的岷山。其主峰位于四川松潘县境内,名叫雪宝顶,海拔5588米。从裸露的岩石断定,眼前这座高峰少说也在4000米以上,而我们所处的位置,估计在3000米以上。因为3000米~4000米这个地段是灌木丛林。不管怎么说,这里就是个美呀。难怪在《甘肃旅游交流地图册》中有她的这张彩色照片。回来后我才发现,我也拍了与该书上几乎相同的这张照片。
    相会是短暂的。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在这儿呆了半个小时了,腊子口就在山下的那个沟里,该下山了。如同上来一样,下去的路也不是好走的。路正在修,土质疏松,坑坑洼洼,有的地段还在炸山开路。我们带档缓缓而下,20公里,走了近1个小时。我率先下到谷底,抬头仰望,见张军在半山腰上若隐若现,一个小不点,一辆班车也如一个小点点在徐徐移动。好大一阵子,张军下来了,他说:“撞在石头上摔了一跤,幸而摔在内道,不然滚下路基就报销了。”走了一会儿,过了林业管理站设的卡子进入了腊子沟。在林业管理站,我们讨要了几个馒头,就着大葱算是吃了顿午餐,又跑了10多公里,到了腊子口。
    腊子口矗立着一座花岗砌筑的纪念碑,正面为杨成武将军的亲笔题词: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侧面记录着此次战役的经过。腊子口果然是一处天险。口子很窄,只有30米宽,仿佛被巨斧劈开成两半。两边是悬崖峭壁,中间有一条河流——腊子河,深而流急,只有一座木桥架在两山之间。
    在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前,我们驻足20多分钟,留影后下行到白龙江林业局开设的一处风景区。刚刚开发,不要门票。在门口水潭边的树林下与林业职工闲聊天。
    他们建议我们进这条沟看看,有20多公里长,是条死沟,有几户藏人。我们驾车而进,沟路越走越陡,林草越来越密,河水湍急,粗大的朽木顺流而下,鸟鸣虫唧,此起彼伏,一派原生态景象。只可惜所剩的油料不多了,我们只进去了6~7公里,拍了一些照片后,便出山直奔武都市。
    沿河顺坡而行,于下午5点左右到了舟曲县城。该县城处在山坡上和山谷中,街面不大但人多,我们没歇脚赶往68公里外的武都市。途中在两河口叉路口休息时,接到了兰继宏(老狼)的电话,谈了一些当天的情况。在外能得到朋友关心是一件欣慰和幸福的事。此处,左去是宕昌县,右行是武都市。
    因为在山区行车,弯多路曲怕出事,多在40~50公里时速行进。天黑了下来,晚上8点多,我们住在了距武都12公里的两水镇,白龙江林业局设在此地,镇子比较热闹。点了2个川菜加啤酒下肚,带着倦意入眠,下半夜,我时醒时睡——张军的打鼾声实在是惊天动地。




F.行至文县我们即将出省
    2004年8月1日是个星期天。8点多,我们捆好行装,启动摩托车,开始新一天的生活。太阳每天是新的,征途生活每天也是新的,路上一切都是新的。

    从两水镇经武都到文县,134公里。在坐骑上浏览了武都的市容,印象是:这座城市在两山一水之间,发展的空间不大,市区较小,只有2条2公里长的主街道,周围光山秃岭的。

    从市内出来,向着文县驰骋,跑了16公里,在加油时方知跑上了去陕西汉中的方向。回到市内问对了路又继续前行。前方11公里处一个宣传万象洞的牌子引导我们到此一游。上到山腰洞口处花50元进入洞中。洞外热气腾腾,洞内冷意飕飕,好凉爽啊。

    来万象洞旅游的人比较多,国道212线横穿景区,是由武都去九寨沟的必经之路和中转站。50元的门票,一年下来,收入不菲,是武都一个一本万利的财政进项。

    据地质专家考证,万象洞有2.5亿年的历史,号称“地下艺术宫殿”和“文化长廊”是西北地区一处规模宏大,地质价值、文化品位很高的“特富矿”,可与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相媲美,是中国的四大名洞之一,享有“华夏第一洞”的盛誉。洞内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的奇景任游人去想象。

    在洞内,我俩不知不觉走散了,反正就一个出口,用不着找。我爬高走低、摸这看那的,或曲着身子钻地洞,或壮着胆子登石峰,兴致勃勃,兴致盎然。

    从万象洞出来,是中午了。站在洞口举目远望,白龙江静静流淌,水稻田宛若蛛网。顶着烈日,我们沿着白龙江,在二级公路上以70~80的速度飞奔,好一阵子才停下来,躲在林子里休息。张军兴致很高,一路上,每逢休息,他总爱打个电话撩人。

    去九寨沟旅游的车比较多,跑在路上,总有乘客伸出手对我们欢呼,这更撩拨起了我们一比车速的**,一路呼啸、一路相伴地到了一座大山脚下。胳膊肘子的急弯在1~2档上下山的车速下慢慢减少。我计算了一下,这一上一下60公里。在山顶上,我还拍下了这处美景:蜿蜒的公路在山脊上泛着银光,用《银丝飘舞》或《山舞银蛇》给照片起名,比较突出主题。只可惜,因水平有限,拍出的片子效果不理想。拍照中,一个开吉普车的藏人停下来,拿出像机也拍了起来。他告诉我:“从云南那边过来,开车出来游玩已20多天了,经兰州回青海玉树州。”

    下山时,我有意地靠右边向山底望了一眼,浑身不由一哆嗦,这沟太深了,掉下去准得粉身碎骨。我想,这一上一下60公里,与其这么冒着风险费劲上下山,为什么不开个隧道呢?倘若遇到雨雪天,司机可就犯愁了。

    原计划要到文县天池转转,可走到山下一个地方打问,方知已经过去了10多公里,这是旅途中的憾事之四了。

    继续行进40多公里,到了去文县的岔路处——东峪口。没进县城,不知啥样?但入文县地界后,一路上对该县有了一个粗线条的认识:满山碧绿,像是南国。温度高,湿度大,有竹子和芭蕉树。种水稻,产花椒,荷花漂浮在水塘里。河里有水牛,田野边,或黑或综的山羊在吃草,此羊叫“驹骝”。

    在岔路口吃了一顿手抓羊肉,与卡车司机聊天,他们说:“拉运皮鞋、生皮往返于成都和乌鲁木齐之间,各有分工,一条龙作业。两地限64小时跑到,两头送货超时顾主扣款。2人换着开,一趟下来每人可挣2000多元,多跑多挣,一切费用自理。”天色将晚,我们又向前跑了20多公里,在文县石鸡坝乡的家庭旅馆住下,每人10元。晚上8点多收到了二挑担史学敏、老婆妹小红发来的手机短信。史学敏问:“到四川了没有?”我回电话告诉他;“现住在距四川10多公里的地方,明天入川。”又收到了刘宝成的一条手机短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6-2-2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篇   岭翠谷秀的川北陕南

A.第一次入川第一次到九寨沟
    2004年8月2日,是我们难忘的一天。因为这是我们自驾车第一进入四川省,第一次来到人间天堂——九寨沟。
    文县距九寨沟126公里,而我们所处的石鸡坝乡离九寨沟只有106公里。昨天晚上3点多,我被张军这只“公鸡”鸡鸣头遍、二遍的叫声和蚊子的骚扰弄醒,出来坐在院里数星星,找卫星、寻葡萄,无聊了好一阵子,又回屋拉下蚊帐又入睡。早晨起来,天空多云,远处的打雷就如同昨晚张军隆隆的呼噜。像是要下雨,我们穿上雨衣,发动车子,顺着白水江逆流而上,过了一座水泥桥,桥头的牌子上写着: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交警向您致敬。四川欢迎我们,我们来了!在桥中央两省交界处,我们留下了入川时的第一张照片。
    走上四川的公路,感觉就是不一样:四川的公路质量比甘肃的要好。同是山区公路,四川这边时常有提醒司机的警示牌,弯道处都加装了金属防护栏,体现出“以人为本”的道路交通理念。跑了50多公里,来到了九寨沟县城。县城虽然距四川腹地很远,但川味却很浓。县城座落在河谷地带,环城公路、路灯等都是新的。几片新式楼房群正在建设,街上行人很多,有的肩背竹篓,有的摩托车两边架着竹框,行人来去匆匆,好像都很忙。而甘肃这边,生活节奏好像很慢。
    举个例子来说明吧。我们正吃着米粉早餐,一个妇女蹲在了我们腿旁,以为是要饭的没搭理她。她示意是否擦皮鞋,我们当然愿意。不用脱鞋,三下二串擦的又黑又亮,让人心里舒服。四川人就是会做生意。钱,其实是能挣上的,就看你怎么个挣法。只要不招人烦,顾客是乐意掏腰包的。由此我想,在金昌市文化广场等处,谁有此心机,一双一元,一晚上挣个十块八块的不成问题。
    出了九寨沟县城,收费站不收摩托车、农用车过路费。国家开设了农产品绿色通道,这在一路上都是一样的。我们继续顺河贯行。这段路在拓宽,直通九寨沟,路上来往的旅游车很多,带起的尘土许久不散,吃了40多公里的扬尘,我们土头灰脸、土人似地来到了九寨沟。
    沟外,一条湍急而清澈的河水在欢快地奔流。沿河10多公里的两边,各式藏族风格的星级宾馆和现代化星级宾馆鳞次栉比一字排开延伸开去,两端繁华处有藏族音乐名人容中而甲和亚东开办的歌舞院,外观非常豪华气派。我们各花40元入住私人旅馆,这个季节,这是最便宜的房价了。这是2层的木板楼房,我们住在下层,房间很简单,2张床1壶水完事。相比花数百元上千元来说,划算多了。
    停好车,卸下装具,到河边盥洗完毕,点了3个地道的川菜,要了一瓶青裸甜咂啤酒,吃喝得津津有味,这是一路上吃的最舒服的一顿饭。这一路上,我们中途几乎不吃什么东西,我多数啃的是干饼,补充的是12金维生素片。
    带着微醉,我们踱步于各个店铺之间。街上做生意的人很多,其中有2个川人引起了我的注意,至今不忘。
    一个是:一小本生意人,头顶旧草帽,身背竹篓框,上搭小木箱,内装四川麻糖,手握拱钢板,用小锤有节奏地敲击出悦耳的钢音,沿街兜售,跑了不少路,吃了不少苦,卖不出多少根,但很执著。
    另一个是:一家新建四楼宾馆门口倒了2卡车10多吨沙子,2个四川人身背竹篓,一篓篓往上背,那韧劲,那种吃苦精神,让人惊叹,令人起敬。
    在这方面,四川人就是比甘肃人强。四川人能吃大苦,耐大劳,而一路上甘肃贫困县的壮劳力,大多蹲墙根子。四川发展的比较快,根本原因是四川人口多,竞争强人吃苦,只要能挣钱,什么活儿我都干所使。甘肃发展慢,是甘肃人吃救济,大活儿不能干,小活儿又不愿干所然。这是我的一孔之见,不能一概而论。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快,发展致富;慢,落后贫困。一个人一个省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同样如此。
    张军在九寨沟加油时,遇到了一位甘肃舟曲人,是此人为我们介绍的住处。此人在景区干活,他提出明早带我们进景区,每人给他100元,相比买门票,每人可省130元。

B.走进了“人间的天堂”
    夜色降临,彩灯光芒四射,把九寨沟装点的流光异彩。吃饱喝足的人们开始涌入亚东的歌舞院,藏族的俊男靓女身着藏式盛装,为客人献着哈达。我们随游人而入。大厅内豪华气派,为2层结构,上层3面为包厢式,下层500多个座位,高朋满座,吃着水果,喝着酥油茶,观赏藏族**的奔放的歌舞。
    带着“她有着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噢 ······神奇的九寨/噢 ······人间的天堂”的余音,我们回旅馆休息,合着张军的噪音入寝了。
    2004年8月3日,我们漫步在了“人间的天堂”——仙境般的九寨沟。
    面对眼前这不见纤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人们恍如置身世外,忍不住要躬下身、伸出手,掬上一捧仙水。    然而,你不能这样,那晶莹剔透的湖水,山水草木虫鱼鸟兽都是受保护的,不让吸咽,不许乱走乱踩,那固定、流动着的管理人员的眼睛木无表情地随时盯着游人,否则被抓住就要课以“重典”,管得严,游人当然自觉。
    在九寨沟玩,对九寨沟的厕所印象颇深:风景区内的公厕,一是数量多,700米就有一处;二是环保型,“小便入桶,大便入袋”,建的精致;三是勤打扫,无异味。
    景区内专门修建了50公里的环保道路,以减少尘埃和游人活动对水质和植被的影响。景区内开通了烧液化气的绿色观光车,定点上下不收费。长达60公里的架空式人行栈道可谓颇费心机:人在道上走,溪水道下流,千姿百态的植物在道旁自由生长。为了给动物让道,一些路段的栈道抬升了高度,栈道实行人车分流,栈道护栏都做成树皮形状。为了不惊扰野生动物,不充许汽车鸣笛,不许导游用电子喇叭。小鸟随处可见,不怕游人,还配合你拍照。
    近年来,来九寨沟的中外游客年增长达10万人次。2001年7月1日起,每日进沟游客限制在1.2万人以内。从2004年起,日接待量控制在2.8万人以内。景区内外对景点实行实时监控,科学分流旅客。
    九寨沟美,美在山水瀑树花草泉虫鱼鸟兽云云众生于一体,四季四个景,季季有不同。不像别的山沟,缺胳膊少腿的。九寨沟,不愧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瑰宝,难怪游人如织,财源滚滚。
    黄龙也是九寨沟景区一处著名的景点,离九寨沟150公里之遥,因不顺路就没去。关于九寨沟、黄龙的图文资料、影像制品很多,在此不在过多叙说。

C.告别了九寨沟
    细算起来,从家出来跑到九寨沟,屈指行程有1300多公里,这是我们此行的终点,或者说是个转折点,接下来便是回家的路了。
    原计划回家的行程是返回甘肃文县,再由文县出甘肃南到陕西汉中,从汉中到凤县再入甘肃徽县经天水进兰州回到金昌。我们按此方案开始行动。
    2004年8月3日下午3点多,我们从九寨沟出来回甘肃文县,记取昨天过来吃尽飞尘和手机套里钻入尘土磨损手机面的经验教训,这次我们不穿内衣,光膀子穿一身外套,这样土钻进去也好洗。
    路上燥热,空气凝固,旅游大客车一辆接一辆地开过,尘土弥漫,尘埃许久落不定,我们尽量走上风处,那怕招来迎面司机的白眼。就这样,我们还是吃了不少土。进了九寨沟县,我买了几个饼和西红柿后,不见了张军的踪影。没等他,我在油路上急驰一阵后,在一处山溪边停下洗车、洗脸、洗头、擦身、吃饭等他。此时,我留心细数了数开往九寨沟的旅游车,半个多小时就过去了50~60辆,这个钟点,正是游车多的时候。好大一阵子张军才上来,吃了东西,他在洗车,我在闲逛中一直观察着来时方向的黑云。黑云越来越多,越积越浓,向我们移来,不时落下碎雨点子。
    催张军别洗了,要下雨了。我们赶紧收拾好东西,拔车而逃,与云峰赛速度。在川、甘交界处岔路口四川的一村镇补充饮水时,发现车门上写成都、绵阳等字样的旅游大轿车从南面这个方向开来的比较多,翻开地图得知,这个镇子离江油县不远,而从江油到陕西的路程也不太长,司机说都是油路,于是我们当即改变了原行车计划,向江油方向开去。不料想,接下来的2天,在川北大山中,我们走得晕头转向,昏头昏脑。

D.夜泊白马藏人家
    约莫18点,我们走上了去江油县方向陌生而新鲜的道路,还是在山沟里行车。天快黑了,云越发浓了,路上的村镇在摩托车的呼啸中被我们一一甩在身后。前方有6~7个人骤在横着的公路木栏旁。下车后,一看是藏人,我们陪着笑脸赶忙递烟,说了些藏汉是一家人、藏汉一家亲之类的话,他们显很高兴,并用生硬的汉语告诉我们,翻过前方那座大山,有一个叫什么来着的较大镇子,40多公里路,不太远。
    跑了10多公里,我们到了这个大山脚下。要翻山了。刚上山,看到一辆开着夜行灯挂甘H牌照的武威市的载重卡车在吃力地爬坡。在异地遇见故乡车,心里自然高兴,我们招呼司机,示意停车,但卡车司机没理会我们。可能天黑又是在藏区,司机怕有不测,无耐,我们甩开卡车继续爬山。
    在山腰上,雾气越来越大,我们时不时地在穿云破雾。一辆大包摩托车带着一个女的超我们而去,甘J牌照。我忙打喇叭,他们没停,泛着红光的尾灯渐渐消失在远方,而下山的旅游车时不时地迎面开过。
    到了山顶,云雾笼罩着群峰,朦胧中见到一些粗壮的松树,有的被雷劈倒,有的挺着泛黑的半截身躯。好在只是雾不是雨。若在白天遇到这么个天气景观,拍出的片子一定是很美的。
    我们七转八拐地一阵子下山,路况很好,上山下山都是水泥路,车灯打照在发光的牌子上,显示的是“四川白马藏族旅游风景区欢迎您”的字样。关于白马藏族,知道的不多,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宣传过,没太留意,但有印象。回家后在四川《天府网》上查询了一番,得到一些资料,关于白马藏的介绍,在本篇“E”中再作交待。
    下山走了不一会儿,一阵瓢泼大雨劈头盖脸落下来,我们顿时就成了落汤鸡,周身在瑟瑟颤抖,硬着头皮,伴着冷风,在雨中漫行,好容易盼见一个门口亮着电灯的人家,门口停着一辆摩托车,我们忙下车熄火,把车扔在雨中,顾不上拔钥匙,一头扎进了屋里。
    这是一个小商店,点着炉火,围坐着几个人。商主说:“这是山区,晚上比较阴冷。”见我们进去,烤火的人忙为我们让座。其中一对男女对我们似乎认识。原来,他俩就是刚才骑大包摩托车的那俩人。男的说:“刚下雨,他就到这了,淋了点小雨,前身打湿了,他说和老婆从兰州去九寨沟,回家时一念之差走错了路,跑到了这里,刚才你打喇叭,我听见了,要下雨了,车灯时好时坏,就没停,快到这儿时,大灯干脆不亮了,摸黑骑过来的。”
    穿着滴水的外套,我坐下来烤火,衣裤升腾着热气,倒出鞋中的积水,赤脚踩在劈材上,与他们闲聊。店主说:“再走10多公里,有一个白马村寨,接下去不远的一个镇子上有旅馆。”
    出门前,那男的提议:车的大灯不亮,让我和张军把他夹在中间慢慢走。雨小了,我打开右侧转向灯,夹着这辆车一路闪烁相伴着到了那个镇子。住在一座新盖的藏式木楼的白马藏家,20多平米的房间,五张大床。房子全是木制,两人一个房间,每人10元。我们“AA制”吃罢饭,回到房间已是23点了,躺在床上,伴着松木的香气和张军的噪音很快入眠了。当天行程大约150公里。

E.转过一山又山过了一沟又一沟
    2004年8月4日,蓝天白云。早晨6点多起床,在镇上转了转,一条街,200来米长,一个落后而有着通讯设施、网吧和电子游戏室,且透着现代文明气息的镇子。
    昨晚问过店主下段路的走法,临行前又翻了地图,今天行动的路线是从这儿到青川县,全程约160公里。早8点左右,我们一行3辆摩托车从镇上出来,我一直打头,跑了约10公里,车晃的厉害,赶紧减速侧身一看,带扎了。等我卸下行具,取出工具时,他们上来了,到老乡家借了根撬棍,取出玻璃碴,换上备用内胎,30分钟解决了问题。仍是我领路,我们沿江顺流而下,右面是涪江,左边是崖壁,崖壁还不时渗着水。    跑过一个村子,看见几个白马藏人在晾晒被褥、藏袍。在本篇的“D”中提到白马藏族的事。接下来,不妨把《天府网》的有关资料转录如下,让我们共同了解这个民族吧。
    学术界不少研究者认为,白马藏现为藏族的一个分支。但从族源看,与古老的氏羌系有渊源关系,是古氏羌人的一支,是古老的氏族先民留存在今天的唯一尚能聚居存俗的后裔,称白马羌,又称白马氏。汉代称今四川绵阳北部与甘肃南部武都之间的白龙江流域的羌人为“白马羌”或“白马氏”。从事农业,以马、牛、羊、漆、蜜等为生。汉至魏晋,聚众自守。在唐、蕃战争中,白马人处于其间。明、清时称“白马番”。其后裔白马人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平武县和九寨沟县以及甘肃文县部分地区,今称“白马藏人”,总计1万余人。
    平武县白马乡是最大的聚居区。白马藏族依山而居,这一带也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置有王朗、白河等自然保护区。白马藏族住房为“杉板房”,依山而建,屋顶呈“人”字形,上盖青瓦,房屋均为三层,下层圈养牛、羊、猪、鸡等禽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粮食和作祭祀场所。
    白马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男女老少都头戴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盘形、圆顶、绣荷叶边的白色毡帽,上插白鸡毛或锦鸡毛作饰物。白马藏族服饰十分独特,较羌族绚丽得多。每逢年节或喜庆日,要跳“十二相”,头戴牛、马、羊、狮、虎、鸡、孔 雀、狗等木雕面具,锣鼓伴奏,载歌载舞,意在祈求平安。每年清明节是白马藏族的重要节日——白马歌会,平时散居在各山寨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聚集到一起,通过赛歌、打球等文体活动增加交流,促进了解。清明歌会也是男女青年最为看重的节日。清明节一大早,青年男女便开始了梳妆打扮,特别是女青年们,她们要穿上绚丽的民族服装,围上自己精心编织的花腰带去参加活动。其丧葬仪式是春夏秋土葬,冬季火葬。
    白马藏族没有文字,也不识藏文,其语言与藏语相近但却不相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白马藏还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白马藏不信佛教而信奉自然神,其中最崇信的是称为“叶西纳蒙”(意即“白马老爷”)的一座神山,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日的跳“曹盖”。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声调、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色。
    车从白马藏区掠过,在进入平武县之前,遇到了2件事。
    之一:路遇一个老外骑自行车去九寨沟方向,后跟一辆吉普车。我折回来,随老外走了10多米,用英语作了简单的对话:“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里来?) Where Will You Go?(你到哪里去?)”,他说:“American .Jiuzaigou、Lasa(美国。九寨沟、拉萨。)”
    这几年,以各种方式去拉萨旅游的人越发多了。就金昌摩托车圈子里的人而言,有一多半表示了向往高原、想去拉萨的愿望。东有天安门,西有布达拉,红色首都,佛门圣地,是人们心往神驰的地方,寄托情思的地方,时常惦念的地方。
    之二:在从平武去松潘的岔路口,遇到一群交通警察示意我停车。一个警察叔叔上来给我行礼,让我出示驾照,我说:“来自甘肃,到四川旅游,所有证件齐全,捆在行里中不好取。”他见我态度诚恳,就免了。
    接着,警察叔叔检查了刹车、前后车灯和转向灯后,没啥问题后,警察叔叔提醒我:“这一路地型复杂,要谨慎驾驶。”这句话使我大受感动。在回来不久,大概是9月份,就这段路上出现了一起严重车祸:一辆出平武去九寨沟旅游大客车,栽到了涪江里,死伤20多人。对此,《人民日报》、互联网等均作了报道。
    这中间,张军和那个骑大包摩托车的兰州人呼的而过,警察叔叔没有栏阻。我知道,他俩可什么证件都没有,不然麻烦可就大了。从此以后,一路上就在也没有见到那对兰州夫妇。听他们说,家住城关区,做水果批发生意,姓蔡。
    在热闹的平武县买了2份包子出城后,在10多公里的白草镇附近树荫下,我们清洗完车子,脱鞋席地而卧,吃着聊着,1个多小时不经意间过去。晌午时分,我们继续青川之行。
    川北的山实在是多,似乎总也走不完。行进在地球的第2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不是山就是沟或是坡,就像甘肃武都那样:地无三分平,路无百米直。一路上,村庄星罗棋布,不用担心车子出故障。好在我们的车,特别是我的这辆车,跑起来特别省心省事。
    由于天太热,路上骑摩托车的当地人大多光着膀子。我们沿着一条汇入嘉陵江的小河走走停停。正值暑假,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在河中戏水,我的心里也格外痒痒。这不禁使想起了我的孩童时代,一段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在树荫下支好车,拿上洗脸用具,我们下到河里畅游。
    我的水性是很好的,各种泳姿都会,潜水、直立、平躺等特技动作不在话下,这都是小时候练就的硬功夫。
    上岸把衣裤洗净铺在青石板上,不一会儿就干了。在河对岸,与几个小孩同乐,给他们讲“我小时候的故事”,问问学校的情况、问问考了多少分等。有个小孩给我递烟,我教训了他们一通,他们嘿嘿一笑,这几个上初中二、三年级的少年,抽烟的动作很老练。其实小时候我们也偷着干这个,老少烟民谁也别说谁,小孩子们的不良习惯是大人影响的。
    在河里我与小孩一同比水性,一起抓螃蟹,巴掌大的螃蟹捉到了好几只。不远处,几辆骑摩托车的人提着水桶下河,见那些人往水中到白粉,我不解地问小孩:“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小孩子们说:“他们是在毒鱼。”不一会儿,鱼翻肚白,那些人沿河用滤网巡捞,小有收获。这种破坏性的掠夺,他们似乎已习以为常了,难怪这河水这么平静。保护生态的意识使我觉醒,我马上把螃蟹放生了,心里得以踏实。
    太阳任性地灼烤着大地,我毫无遮拦之意。20年了,都没有这样晒过,这叫日光浴,晒过度了是要脱皮的,对此我深知,我们这个年龄,晒晒太阳是保健,是有好处的。
    人爱水,牛也如此,谁不想干净。一路上,经常遇见诸多水牛浮在水面这样的南国景观。
    游个泳,洗个澡,浑身轻松自在。3个多小时泡在水里,不觉日头渐西。下午4点多,我们继续赶路,继续在山里转悠,转到一个茶厂入口处休息时,遇到一位上茶厂的职工,没见过茶叶的制作过程,我们便随他一同前往。近40度的坡度,用一档慢慢爬。山上有座寺庙和一些香客,茶树遍布周围。在手工作坊,参观了制作工艺,品味了茶叶,味道不错,天然绿色食品,买了20多元的碎茶带回家。这中间,张军没过来,可能在公路外等候。下山后却不见人影,手机也联系不上,追了20多公里,他在青川县城外吸着烟。下午6点多,我们入城了。在城里兜了一圈又出来,在城外修理了他的车。晚上我们下塌于县邮电局开的旅馆。安顿亭当,上街吃饭、游览。这是一个紧靠甘肃文县的偏远县,但很现代化。由此可见,四川的经济发展的不错,比甘肃这边要好许多。


F.一个意外的变故我们分道扬镳
    昨天,查地图定下了今天的行程:从青川到陕西汉中,310公里,其中到陕西勉县270多公里。昨夜张军一夜牛头呼噜大作。2004年8月5日,早8点多我们出发。出发时雨小了,穿上雨衣我们在山区赶路。跑了30公里天放晴,我脱掉雨衣,摘掉头盔,戴上风镜,继续行进。早起出发没吃饭,10点多,饥肠辘辘,在一个小店买了一些吃的,边吃边用四川方言与旁人闲聊天。
    插一句,为了使对方感到亲切和沟通上的方便,到四川,我们说四川话,到陕西说陕西话。说起我们甘肃的金川公司、金昌市,他们和沿途川陕的人们对此一概不知。而对附近的武威、张掖和远处的嘉裕关、酒泉卫星基地,他们却都知道,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金川公司不知道可以谅解,而对金昌市闻所未闻,使我们大惑不解,说明金昌市的知名度太低了。
    填饱肚子,我们跑了30多公里,涉过一段泥泞路到了白水镇。镇子较大,没有停车,行驶了一会儿便上了212国道。此国道一头通甘肃文县,110公里。一头经宝轮通广远,70公里。从白水到宝轮,49公里,我们基本上在泥水和泥浆中行驶,摩托车成了“出土文物”,满腿的泥,很像铠甲,身上也溅着泥点。约13点,我们到了广元,穿过市区后错上一条去旺苍县的公路,枉跑了6~7公里折头返回市内,又东出广元城,在城边彻底清洗了摩托车,在烈日下的二级公路上狂奔一阵后,躲在树荫下纳凉。
    又跑了一会儿,前方是收费站。我误以为是高速公路,就沿着铁网隔开的一条通道闷头跑下去。
    在本文上篇“E”中,我提到过“因8月5日一个意外的变故”我们分手了的这件事,我们就是在此分手的。由此,我们劳燕分飞,4~5天以后,我们各自归巢。也由此,我成了归途孤旅。这个故事,我很愿意告诉大家。
    这是难忘的一天,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无法抹去的刻骨记忆。它给我上了一堂单骑走天下的实践课,对我有很大帮助,可谓:坏事能变成好事。
    接上再叙。在时有泥水的这条路上跑了一阵子,侧目一看,哟嗬,铁网中的高速公路上竟然有摩托车在飞驰。此时,我才反应过来,这那里是什么“高速公路”,分明是一条二级公路。好在刚才在收费站入口处我留心扫了一眼那块大牌子:下一个出入口在15公里处。我想,在那儿等着张军。
    在这个“15公里处出入口”处,我架好摩托车静等张军的到来。左等右等20多分钟不见人影,我进入公路,又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他上来。索性边走边等吧,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就这样过了2个大隧道。“前方就是棋盘关了,就要进入陕西省了,不能再走了。”我心里这样念叨着,决定在这儿等着他。
    我洗车查地图静等着他,此时已是下午5点多了。无奈,我硬着头皮给家人打电话要上了张军的电话号码,打了几次都不通,决定在此住下,让店主收拾出了一间房子。6点多,试着再给张军打电话,居然打通了。张军说:“他已过陕西宁强县40多公里了。”又说:“返回去上了这条公路后,就边跑边望,还以为你跑到前头去了,就猛追到了这里。”我让他原地不动等着,我现在就赶过去。退了房间,把未开启的一瓶啤酒送给房主,向60多公里的他那儿疾速奔去。
    穿过长长的棋盘关隧道,出洞前方是一座大桥,路牌上写着:陕西省。我出四川省又进入陕西省了。可惜胶卷没有了,只能作为路上的憾事之五了。
    道直、路平、心急,我在疾驶。1个多小时,追到了他说的那个地方却不见人影。打电话给他,又关机了。“这个狗杂种。”我的气不打一处来,心里愤愤地骂着。我慢行着一路张望,此时天黑了下来。我独自开着夜车在秦岭大山中盘行。此时,顿觉寒意袭来,全身冷得发抖,总担心别扎了车带,因为我没有撬杠,又黑灯瞎火的怕有不测,所幸的是不幸的事没有发生。
    下山后,途经几个村子,问了几个人说是没注意,打电话照样关机,我决心不在给他打电话了,来电话我也不接了!在一处拐弯的农家小店,向女店主打听:“见到过骑黑色摩托后带尾箱,*普通话口音的一个人了没有?”她说:“30分钟前,这个人也到我这儿问过哪儿有住处”。我告诉他:“前方20多公里是大安镇。”经她这么一说,我又不慌不忙地向前开去。
    车到大安镇没歇脚,穿街而过。好像有一人在呼喊着谁?我想,如果是张军,他此时肯定会追来的。走到镇外,休息了一会儿,不见张军。我决定到30多公里外的勉县住下。跑了10多公里,又来到一个叫新铺的地方,看了一下时间,已是晚10点多了,还是悠着点。于是,住在了一户农家。11点多,收到一个电话,一看是张军打来的,没理睬他。因怕蚊子咬,又是第1次独自在外过夜,便和衣而卧,一夜无语,一夜无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6-2-29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篇   形单影只的孤旅归程

A.诸葛亮死于五丈原葬在定军山
    2004年8月6日。昨晚平安无事。早晨7点多收拾行装去勉县到汉中。
    新铺到勉县20多公里,比较平坦。昨天晚上从秦岭下来到此,我进入汉中平原了。在山区行车多日,自然知道平原开车的舒畅。走不多时就到了勉县郊区。这是个去甘肃、四川和汉口以远的三岔路口,路边的古阳平关,处在两山一水间的河谷地带,是古代一座非常重要的关隘,是进入汉中的西大门。定军山、秦岭默默矗立,汉水静静流淌,仿佛是向人们悲怆诉说群雄逐鹿汉中那久远的故事。如今的古阳平关已不复存在,当地政府新砌了一道城墙,以示古阳平关的存在,无多大看头。而前方不远处有武侯祠、武侯墓和马超墓等景点。
    汉中,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因其地形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成为军事上、战略上的咽喉要地。虎奔狼逐,争斗不断,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刘邦居汉中立汉朝,汉族、汉语、汉字等称谓,便肇始于此。张良功成名就,辞丞相不当,不受齐王,不要“万户侯”,自择千户“留城侯”,后辟谷山野;诸葛亮伐曹魏以此为根据地,三国风云际会,群雄竞逐;张骞出西域,睁眼看世界,人称“华夏第一”;长眠于此的蔡伦发明造纸术,一改布帛、竹简书写历史,使中华文明大大前进一步。……
    由于汉中历朝历代著名人物、事件和名胜古迹众多,在此,只把我参观过的武侯祠、武侯墓和马超墓作一简介。
    武侯祠:始建于蜀汉景耀6年(公元263年)。所在地系诸葛亮北伐时在汉中的丞相行辕府旧址,是天下最早、也是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武侯祠,故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武侯墓: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家、军事家诸葛亮的陵墓。位于勉县城南4公里的定军山古战场脚下。公元234年,诸葛亮病卒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庭按其遗命安葬于定军山。墓区现有古建筑60余间,汉代桂树2株,汉代柏树22棵。大殿正中神龛上诸葛亮塑像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书童侍立左右,龛下,张苞(张飞之子)、关兴(关羽之子)分列两旁。殿后,墓冢高6米,周长60米,呈汉代复斗式。庙内文物荟萃,匾联层层,碑碣林立。武侯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文物旅游胜地。
    马超墓:与武侯墓毗邻,墓在北,祠在南,墓区清幽,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超,陕西兴平人。汉末征西将军马腾之子。兼资文武,曾任偏将军。公元211年,马超与曹*激战潼关,后退守陇西一带。公元214年,汉中张鲁,后转事刘备,为刘备夺取成都。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他为“五虎上将”之一。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迂其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为“嫠(为错字。正确读音:Tai)乡侯”,镇守阳平关。公元222年,病卒于任上,时年47岁,谥为“威侯”。
    从武侯墓出来,遇西安飞机制造厂的一群摩托车骑手,他们去四川游玩,请他们帮忙照像一张之后,我又去武侯墓参观,最后从马超墓出来已近12点。
    休息时看地图,经过思考,决定:回家。70公里外的汉中就不去了。勉县到略阳:70公里。略阳经甘肃康县至望子关:106公里。望子关离武都:74公里。共计:250公里。2004年8月6日。“8”和“6”双数,一个黄道吉日。亭午,我正式起程——回家啦!
    从勉县到略阳向左右延伸的这段路,在三国时期为栈道,古称“褒斜道”,是诸葛亮所率蜀军“七出祁山”的要道。如今,栈道等古迹已不复存在,为现代化的山区的公路所取代。
    1个多小时,到了略阳。在略阳钢厂退职职工开的饭馆与女老板交谈,听口音是普通话就问起缘故。她说:“父辈们是从唐山钢厂、邯郸钢厂支援西北来的。”我又问她:“你们这儿上班还能开饭馆?”她愤愤地回答道:“我们这个好端端钢厂被‘一群蛀虫’搞垮了,现在由私人承包,40岁以上的都失业了。”我无言以对……
    约14点,我继续行程。一路走,一路蹭,一路照,照景,照车。因相机自拍档已损坏,只得如此。途中的景色确实美,有的农舍很漂亮。磨磨蹭蹭地于下午4点进入陕甘界河处。在小桥上拍照后,正式进入甘肃省。入了甘肃,亲切感由然而生,一种进甘肃快到家的情感难以言状,心里几多难受,几多泪水,不禁仰天长嘘,情绪平稳了许多。
    从省界到甘肃康县,20多公里的山区土路特别难行。两边的树木花草上落满了厚厚的尘土。天热行车,怕汽车扬尘,怕扎车带,土虽吃了不少,所幸车胎没漏气。在一个叫“芋家垭隧道”出口不远处的地方,我停下休息纳凉。对着洞内深处神经病般呐喊、呼叫、唱歌,回声阵阵、余音悠长,好像是天籁之音、天堂的招唤。我屏气细听,觉得自己的做作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或者说是那么的无聊。好在周围没人,我才如此这般地放开,我才如此这般地豪放,我才感觉到此时一个返璞归真的我。
    人啊,就要这样才对。有话就要说,有屈就要喊,不要憋在心里。而在单位,人的真实情感局的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
    韩信带兵多多益善,十面埋伏,霸王别姬,奠定汉基。他讥笑刘邦只配统兵10万,饮箭败阵,无颜以对部下,何以立威,不足为皇,韩信招来灾祸。
    往往在自我压抑,时间长了,连性格都变了。所以,我建议还是要经常外出走走,到朋友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去诉说、去宣泄。回到单位,我就给同事们讲这个感受。我还对他们说:“在外10多天,班上的一切事情一点都不想。谁升谁降,谁高谁低,谁是谁非,好像与我无关,把什么都看淡了。”
    人生苦短,何必自寻烦恼、庸人自扰、斤斤计较。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不要有非份之想。诸葛亮一生事必躬亲,事无俱细,弄得魏延等部下心里不快,袖手旁观。过分插手是调动不了积极性的,到头来怨声载道,众叛亲离。蜀国灭亡,是诸葛亮在任时埋下的祸根。“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刘邦无德无才,取得天下,靠得是权术心计。韩信有才有勇,路断头颅,悲得是刚愎自用。张良有谋有心,功成隐退,喜得是大智若愚。
    张良不当丞相,不受异姓王,不食万户侯,先辟谷山野后隐居家乡,是对“鸟兽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时刘邦地痞无癞,能坐江山,是对下心理透彻的分析,予以诱饵,各取我需,为我所用,耍的是权术。
    历史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到建议人们读读前后《汉书》。平时多长几个心眼子,多转几下脑筋子,免得被人算计,被人出卖。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大自然,才能感悟人生。一个人,只有在病塌上,在牢狱中,在天堂门口,才能对人生有大彻大悟的感悟。
    到了汉中,有了几多感叹,流于纸上,不成话题。话题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吧。
    在略阳手机没电了,到了望子关,我用IP给张军打电话,居然打通了。他说在徽县住下了,让我与他汇合。看地图还有100公里,大山阻隔,天快黑了,我打消了这个念头。此时,我们在一个水平线上,相向前进,估计差不多同一天能到兰州。
    在康县县城休息了10多分钟。下午5点多,赶往武都。快到武都时,天就黑了。在离武都24公里的安化镇工商所招待所住下,洗净摩托车,人车一屋,安然入睡。

B.来到了哈达铺
    我和武都似乎有些缘份。这缘分出自在武都的三进三出。二进二出是在7月31日。一进一出是当日的8月7日。
    2004年8月7日,这天的行程是从武都到宕昌,110公里。从宕昌到岷县,73公里。岷县到漳县大草滩的遮阳山,50公里。共计:233公里。
    早晨7点多从安化镇出来,在武都城闹市街闲转了一圈,出城加满油继续前进。
    这次加满油,我又记了公里数,看看我的五羊车到底能跑多远。这种测试结果有2次:第1次从金昌跑到了岷县。第2次是从武都跑到了武胜驿。11公升的油能跑580公里左右,说明五羊本田摩托车是非常省油的。
    从武都到两河口,是7月31日走过的一段路。这段路若是下雨,滑坡、泥石流较多,是重点监视路段。所见的景物几天前就见过,有一种亲近感。
    这天适逢星期六,沿途村镇赶集的人很多,老乡们多在卖花椒、卖土特产。街上弥漫着清香的花椒味,这儿的花椒是很纯正的,价格也很便宜,后悔当初没带回一些馈赠亲友。
    照惯例,路上休息了无数次。每次休息都有野蜂骚扰你。挥手驱赶,这个小生物越发来劲,围着你转,常常有惊险的举动吓你一跳。和以往出去一样,前几天行车就被钻进领口的野蜂咬过一次,肿了一个大包至今还没消下去。被野蜂欺负的不行,我一走了事。
    在一个山哑口,立着一块石碑,是三国时期古栈道的遗迹。脚下的这段路肯定是那时的一条大河,而现在却变成了一条小溪,修上了公路,苍海桑田的变化啊。老乡指着侧山半山腰上通向远方大道的印记说:“那是三国时留下的古道遗迹。”时至今日,依稀可辨。
    武都产烟叶。沿途村庄,到处晒着烟叶。我卷着吸了一支,味道醇香、绵长,劲不大。
    11点左右,车到哈达铺。参观了红一方面军在此遗留下的革命文物。
    在上篇“E”中提到过哈达铺。那是在7月31日,因不顺路,我和张军没去,没想到,7天以后,即8月7日,我却独自来了。
    哈达铺是个不大的镇子。店铺仍保留着30年代上门板式模样的风格。我参观了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哈达铺时的红一方面军的司令部。它设在当时作为“同善社”的院内,周恩来同志就住在司令部的上房内。
    这处院落有东西厢房。进入上房,直对的是堂屋,即会客厅,有15平米左右,右房是周恩来的卧室,左房住警卫员。院内东厢房有40平米大,为红军开会的地方。
    1935年9月19日,聂荣臻和林彪随二师进驻哈达铺。在这里,他们得到了一份**的《山西日报》中载有一条阎锡山进攻陕北红军的消息。聂荣臻派通讯员把这份报纸给毛泽东送去。陕北有红军,这真是天大的喜讯。红军在哈达铺休息了2天。洗了澡,理了发,这是过草地以来第一次洗热澡和理发,长征以来第一次放开肚子大口吃上了猪羊鸡肉和缴获的大米白面。2天以后,红军继续向陇东前进,渡过渭河到达通渭县的榜罗镇,最后在会宁会师。
    从哈达铺革命旧址参观出来,拍了一张街景照,继续我的行程。

C.在遮阳山高谈阔论
    在宕昌的哈达铺买了几个鲜桃,中途在一小河边休息吃掉,算是一顿午饭。车过岷县地段,在巴仁口停车。前几天(7月31日),我们就是从这个岔口折路去的腊子口,今天路过此处时,特意拍了个照以志留念,之后向我们前几天走的那个方向望了一会,又继续前行。
    下午3点多从岷县城边掠过,沿212国道一路前行。不时见到小孩们在河边玩耍。此景不错,我下车取出相机拍照,小孩们发现我的举动,有的迅速跳入水中,有的赶紧捂上“小弟弟”,有的则大大方方。一群小孩好奇地围过来,我们坐在路边闲谈,给他们讲述我童年和少年的故事。
    越走感觉越慢,以为车子的风门没全开气不够用,在行进中检查,风门全打开着。“能走就行,慢就慢点吧,反正就是个磨”,我安慰着自己。前方是个隧道,此时,回头一看,才反映过来,刚才走过的路原来是一条10多公里长且不起眼的慢上坡,所以车子跑不起来。所入的这个隧洞叫木塞岭隧道,是新开通的,不收费,约有3公里长。洞内昏暗,我开灯慢行,警示标牌折射出一块块醒目的提示语,路面两边的反光镜折射出一串串莹莹的亮点。洞内回音很大、很凉。出了隧洞,随弯道一路下山,20多分钟后到大草滩乡,此时已是下午5点多了。原计划不在此宿营,而在漳县投宿,不曾想,路边的一幅宣传画吸引了我——这是陇上胜景遮阳山风景区。景区大门就在路边1公里处,我被路边一群老乡殷勤地围住,都说他家有房子住,包吃住一夜10元。 看天色将晚,决定到村里住下。
    遮阳山风景区在定西地区的漳县,该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工作县。与贫困面貌形成鲜对比的是,漳县却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遮阳山与邻近的贵清山便是此,被专家和游客称之为具有“北国之雄奇,南国之隽秀”一块旅游宝地。
    这里群山环绕,满目翠绿,“清水高山”界碑将岷、漳两县分开。
    2002年,兰继宏骑摩托车路过这里,他说只在景区大门口照了一张像就奔陇南去了。出行前,他特意介绍说:定西地区的贵清山、遮阳山风景非常美。”从此我便种下了印象。2004年8月7日,寻着他的足迹,我又来到了此处。
    在老乡家住下,大房间一个人住,有彩电,新被褥,条件不错。
清澈的河水在哗哗流淌,齐腰高的花草随风摇拽,伴着清香,我在河边洗脸擦车,怡然自得,惬意自在。兰继宏打来电话:“到哪儿了?”我说:“刚到遮阳山住下,正在河边洗脸。”他把遮阳山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
    回到老乡家饭熟了,绿菜面条煮土豆,外加2盘野菜。老乡问我:“这饭行吗?”我说:“好得很,就爱吃这汤汤水水的饭。”2大碗撑饱了肚子。吃饭时,老乡家人自围一桌,盘腿在地上一坐,朝我一笑。这简朴的生活、朴素的举止、憨厚的表情,让我过目不忘。山里人就是质朴、实在,就像这山中的花草,让人觉的非常可爱、可敬。
    2004年8月8日,是个星期日。早晨6点多,我提着没胶卷的相机进入了无人看管的景区大门,一直向里走去。
    大草滩乡的遮阳山,地处秦岭西端与岷山交汇地带,因“日出而为山所蔽”得名。宋、元、明朝时,这里就是驰名陇上的旅游胜地。传说中有武当道教创始人张三丰千古失踪之迷。
    进入山口处,有宋、明、清时期的题词,也有当代领导人宋平、雷洁琼的做诗题词和甘肃省历任领导的题词。
    拾阶而上,一路风光,景色无限。景区内建成了形状各异的石桥,修建了一座城堡,铺设了青面板台阶,硬件设施不错。从周围的氛围看,没有宾馆,游客当天来当天走。与九寨沟比,天上地下之分。
    我独自一人进入峡谷,空空荡荡,十分幽静,不留心惊飞一只小鸟,吓人一跳。我慢走慢上,一片草、一簇花、一串果,看得很投入,花草上落着露水,河水扑打着石头。逢石爬过,遇洞钻过,见缝撑过,临河跨过,或抬头仰望,或低头想事,只可惜没有早备胶卷,好多美景在眼皮底下溜了。就这么遛达了1个小时,前面山更险峻、石更奇特,谷更幽静,路更幽深,人工铺设的路没了,虽有好景观在深处,但十分难走,只好作罢。也担心一个人被什么东西吃掉或被暗算,越想越怕心里越紧,于是掉头返回。回走1个多小时,接近山口,心里释然了。出山口,光线强了,一群游客过来了,听口音是兰州的。游人中,有个两口子边走边吵架,那女的气哼哼地掉头回去。这么好的景,不带好的心情来玩,我到替那女的惋惜开了。出门游玩,最好别使性子,要学会自我克制。
    在山口外的小摊上,吃了一碗方便面和3个鸡蛋后,与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和小摊主谈了对当地老乡的良好印象和一些建议。
    我建议多宣传,做大这篇文章。盖一些宾馆,开发旅游商品,因为想买这个景区的光盘,问了几处没有。我建议老乡:“别光买方便面、鸡蛋、药材,把山里的蘑菇、药材和自家的羊、鸡等开发出来,开饭馆,做山珍、药膳,把帐蓬也支起来,别让游客呆在一张棚布下吃饭、休息。游客能来,身上一定有钱,你们得想法子让他们把钱留下,不愁脱不了贫致不了富。兰州离你们这儿才200公里,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有一半人来这里玩,‘仗是有你们打的’,钱是有你们挣的。这么好个风景区,你们这种小打小闹的,什么时候能挣足钱,何时能脱贫致富。看看你们的村子、住得房子吧,那么破旧,与这么好的风景比,显格格不入。”
    我的一番高谈阔论,说得那位干部、老乡和周围的人点头称是。话又说回来,我们都是小人物,说了也没用,人微言轻,只当屁一放了事。实际上,上面已在谋划,百姓的观念也在一年年转变着,若几年以后再来,肯定会不一样的。


D.赶到兰州会张军
    昨天晚上与兰继宏通完话后,又与张军联系,电话通了,问他:“在哪里?”他说:“一口气从徽县跑到了兰州。”我告诉他:“在兰州等着,我明天下午2点左右就到兰州了,我现在刚到漳县遮阳山风景区。”他说等着我。
    今天的行程是从大草滩经会川到渭源县,110公里。渭源经窑店镇到临洮53公里。临洮到兰州97公里。共计:260公里。8月8日早晨6点多起来,约9点多游完遮阳山回到村里起动摩托车,告别房主直奔兰州会张军。一路上在山中行驶,慢慢在上坡。边走、边休、边拍照,青山翠谷野花一一收入镜头。山中野花多,野蜂更多,一处远山美景煞是好看,我刚走过去找准位置,路基下10多米处的纸箱上爬满野蜂,估计是个蜂巢,便又悄悄慢慢退回,只好作罢。随土路缓慢盘上山顶,风光不错,照了几张相,走了一段路,又发现1米多高的水泥路碑顶端布满了野蜂,我在适当的距离把它拍了下来。下山途中,在路边见到一些军人,草滩上停着不少军车,以伪装网把军帐、汽车围在其中,门口站着哨兵,我一身的迷彩服和头戴缀有“八一”军徽帽的装束,引来了他们的目光。穿过渭源县城,在窑店一村边停车休息,洗脸擦车。
    下午1点多到临洮,吃完东乡手抓羊肉后,往兰州赶去。临洮县很繁华,市场经济味很浓,穿过临洮,虽是油路,一路上车辆多,快不了,大多在60~70公里的时速行进。途中,临洮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花卉之乡”、“中国体育之乡”的特色宣传牌从头上飞过。
    越走山越秃,天越热,地越旱,我嘴唇开始起皮了,这是出行以来第一次嘴唇开裂,说明当地气候的干燥。穿过一个山洞,刚出洞口,路面鼓包,没发现,飞车而过,我猛然被弹起,幸亏双手紧握车把,否则就惨了。
    有惊无险,还是休息一下,缓解一下刚才的惊险刺激的那一瞬间。
    在穿过长长的七道梁隧道出口处时被收费人员拦住,他说:“这个隧道不能过摩托车。”我说:“没看清牌子,请原谅。”补交了7元钱的过洞费,便向兰州方向开去。下午4点左右到了兰州小西湖路口。给张军打了好几个电话,关机,时隔几分钟再打,还是关机,凭经验和对他一路上的了解,断定这家伙又甩开我回金川了。
    过了小西湖立交桥,沿黄河对岸公路向西固区驶去。车过黄河银滩钢索斜拉桥,拍照留影,随后沿着宽阔的公路向兰州中川飞机场方向驰去。中途不时遇见打着彩旗进入兰州的摩托车骑手,还碰见了从银川——白银方向过来的广东摩托车队。断定他们是参加了银川国际摩托车旅游节返程回家的人。到兰州中川机场入口处,向左拐上去了永登县的公路。天黑下来了,在上永登县龙泉镇上了312国道,晚上住在了永登县私家旅店,10点多打电话给史学敏家后,之后又打电话给张军,张军笑着说:“我在家躺下了。”这个狗东西,害得我好苦,一路上在四川向阳茶场、在广元、在兰州甩了我3次。

E.终于回到家
    昨天晚上,在永登城郊条件很一般的家庭旅馆住了一夜,这中间,除了给金川家人通了电话外,还给兰州的妹妹家通了话,告诉他们:“当天4点多在兰州小西湖处给你们打了几次电话,没人接,手机号又记不清了。我原打算在兰州玩1~2天的。”同时,把一路上的情况作了简单介绍。
    早晨一觉醒来,已是日照3杆了。今天的行程是这样的:从永登县到天祝县,20余公里,从天祝县到金昌市,240多公里,共计:260多公里。260公里,若在前几天的甘川陕大山中跑车,是很费时费力的,而在视野开阔、大道平坦的河西走廊骑行,很是过瘾。加之快到家了,孤旅归程的日子要结束了,精神自然清爽。
    吃罢早饭,加了10元钱的油,不慌不忙上路。刚烧完的这箱油是在武都加的,跑了580公里到这儿,感到五羊本田摩托车太省油了。3000多公里才花了150 ~160元的油钱。
    车过天祝县,本想找回丢在华藏宾馆的电子表,可转念一想,都10多天了,又是一块儿童玩具表,算了,只当留给他们的纪念品吧。金强河的老桥还没有修好,我小心翼翼、加足马力冲水而过。在河边,洗净了摩托车身上的泥污,车子漂亮了起来。打量着陪伴我一路的“战友”,此时觉得它是那么的可爱。3000多公里,它从不为难我,说走就走,叫停就停,默默无语,任劳任怨,没有太多索取,只图最大报答。人要是有车这样“爱的奉献”的高尚境界,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岂不更好?
    一些人说,都跑了4万多公里的车了,换个新的吧。可我就是啥不得。老婆说我这也啥不得扔,那也啥不得丢,家里的破烂就是多。没办法,这是爹娘传授给我的“革命传家宝”,丢不得。娘常说:“闲了收拾忙了用。”此话是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和生活经验。在单位上,我收拾起的东西,总有人能用得着,连前任党委书记王维英都常夸我这种勤俭持家的精神。
    跑了4万多公里、8个年头的车,正是“不惑之年”,机器的各种性能都具最佳状态,干嘛喜新厌旧,不论对待车、还是对待生活,我的生活就是这个观念和态度。再说我的这辆车吧,多年来在我精心呵护下,直到今天,它仍然透着青春的朝气,锐气十足。在同排量125CC的摩托车里,跑起来把那些新车远远甩在后面,以至摩友们妒忌,说我:“只顾自己跑,不管他们。”但又忍一住夸奖它的质量好、性能佳。
    在河边洗车休息当中,一些小车不时涉水而过,绝大多数轮子被夹住,动弹不得。只得请老乡帮忙推车。车开走后,只见一个老乡赶紧忙不叠地掏出夹在给过往车辆临时铺设的两排水泥板中间的大石头,然后一群人远远坐着,守株待兔,等待下一辆车钻进这条缝子里。
    车辆一旦被卡住,十有八九跑不掉。司机只好下河上岸求助,老乡自然求之不得,推一辆车30~40元不等。出于无耐,只得挨宰。真可谓:靠水吃水,生财有道。
    顶着寒风,我走上去乌鞘岭的老路,下山后直抵古浪峡。在新建的“甘州石”亭台边,仔细研究起这“甘州石”的来历。在家时,就听公司宣传部的姚振宇说过此石是“陨石”,在古浪峡多少年了没有引起路人关注。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了它价值的存在。现在修了亭台楼阁,增添了不少文化品味,引得好奇的过往路人住足观看。这是一块静卧在峡中的巨型石头,约50~60吨重。有2种说法,一曰:从张掖运来堵水的。二曰:天外陨石。而我的观点是:从张掖运来绝对不可能。是天外来客,也不足以让人信服。我就是天文爱好者,从来没听见过“古浪峡落下巨大陨石”之说。而在乌鲁木齐陈列的大陨石,当兵时,我曾专门看过2次,知道什么是“陨石”,我猜想,是地震时从山下滚落于河中的巨石吧。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看点。修了亭子,总有好奇的人来涉猎,来探究,慢慢盖上商店什么的,靠山吃山,也是一个来钱的渠道。这儿的老乡观念正在变化着。
    出了古浪峡,再行60多公里便是武威了。
    “前方是双塔镇,离武威还有20多公里了”,我心里想着想着,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车速。不料想,一个陡渠闪现,赶紧减速,已来不及了,摩托车一个俯下冲上的动作,把我从车座上弹起,网罩的挂钩咬住后衣,撕开一道口子,幸好双手没松方向把。这是昨天在临洮过隧洞那惊险一幕在此处的第2次重演。  
    我跳到嗓子眼上的心总算搁在了肚里。途中便想,2次能化险为夷,一是我架车时间长有经验;二是下意识的动作到位。不足的就是:车速过快,特别是回家、心情不好或其它干扰。以后跑长途,一定要控制在60~70/小时公里的时速,这是经验之谈。还有,最好是晚上不行车,若避不开,车速一定要在40~50公里/小时,晚上10点以前一定要收车投宿。
    在双塔遇见参加银川国际摩托车节返回金昌市的齐路等摩友,闲谈了一会儿,彼此了解了一些情况,下午4点整到了武威。这一路,见到的地方土特产很多,因为不好携带就没买,武威的驴肉是小有名气的,在西关市场花40元买了2斤多,就算回家的见面礼,心里得以慰藉,并告诉家人我在武威,6~7点钟就回来了。
    看天色还早,阴天中在永昌六坝乡路段胡思乱想地休息了好一阵后,在余下回金昌市最后60多公里的路段上逛跑了近1个多小时,于日落前的18点多进入市区,此时,我突然发现市区的马路是那么宽,树木是那么绿,街面是那么净,行人是那么少,秩序是那么好,金昌市一切的“那么”都感觉那么亲切,还是在家好啊。钟声响了,抬头一看,正好是2004年8月9日傍晚19点整。回响的钟声好像是在告诉行人、告诉家人,我这个浪迹3省、行程3000多公里“野人”终于野回来了。

后记:  

     我虽然回来了,但在回来的90天里,心情许久不能平静下来,总想把这个经历写出来,摩友也总在催我,可不知乍得,总是提不起笔来,却又总在时时冲动,冲动中提起笔又无耐放弃,我在矛盾中煎熬着。2004年11月1日这天,我突然想起再过9天,是我归来第90天的自我纪念日,拿什么做纪念物呢?思来想去,决定以这篇《走马观花甘川陕,屈指行程三千三》旅途记行奉献给自己,奉献给亲友,奉献给一路关心过我的摩友和朋友,奉献给有此兴趣的读者,还有······
    决心即下,全心投入,每天8小时,累计50小时,天天笔耕不辍,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挥就了这篇又臭又长的拙作,心里才得以彻底放松,得以踏实,愿大家喜欢。
    最后我还想说:长假若有机会,我还要周游祖国伟大的、壮丽的、神奇的、多娇的锦绣山河,读祖国、读众人、读社会。再见,朋友们。

                2004年11月1日至11月6日第一稿
                2004年11月6日至11月9日第二次修改
                2004年11月16日至12月16日第三次修改定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3-29 01: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