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兰州一哥

甘 南 三 章 (全文终贴)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山东省 2013-1-11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中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江苏省 2013-1-11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精彩的摩游文章!今年7月和朋友去了趟青海湖旅游,做攻略时就想去甘南转转的可惜时间有限。有机会一定要骑着车去甘南游历一番。感谢楼主的分享,希望能继续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陕西省 2013-1-13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论坛这么久了,今天才看到这帖子,怪哉,迟到的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1-13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了,白菜跑长途震动很大,肯定不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1-14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003#n#003##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1-15 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帮楼主顶起!楼主像是大彻大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15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甘肃的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1-20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文化内涵的一个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1-20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003##003##0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1-21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1-28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哥,继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2-4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从黄河到洮河-玛曲-碌曲


       在玛曲的访谈告一段落后,我和玛丽经过商议,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更多的收获,决定兵分两路。她去往临夏走访,我则取道碌曲前往临潭。目的是重走考察清末民国至五十年代各时期,临潭西道堂牛帮驮队的商道路线,站点分布情况,寻找当地老人的回忆口述史实。

       我曾在甘肃省图书馆查阅到民国时期西道堂手抄本,竖行繁体的毛笔小楷,在泛黄的纸页上呈现了被遗落的历史。文中时有牛帮驮队的行进往来记载,这说明在当时从临潭到广大藏区,西道堂形成了自己的信息网络,能够将各处驮队情况及时送报道堂总部。而洮河正是西道堂驮队最重要的行进路线,他们当年是怎样沿着洮河一路进入藏区的呢?书本得来终觉浅,唯有沿着洮河顺流而下,实地去发现揭开被湮灭的风尘往事。



早起出发,从玛曲县城东口向郎木寺方向行进。草原昼夜早晚温差大,骑行路上还是觉有凉意。

途中不觉中进入四川若尔盖地区,由于从玛曲到郎木寺中间要穿过四川地区,地方路政归地方,所以甘肃四川两家谁也不好好地修建贯通公路,沙土路、砂石路、翻浆路比比皆是。路边小店牌子上写着若尔盖县麦溪乡,停车休息,藏民小伙围上来打量这超级白菜,问我卖不卖?手机短信显示:欢迎你来到天府之国四川。呵呵,可眼前的空旷的草原景色,哪里有天府之国的半点鱼米之像啊!

[ Last edited by 兰州一哥 on 2013-2-4 at 15:29 ]
2.jpg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2-4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骑来了一辆载着一家三口草原牧民的125,藏民车主停车鼓捣脚刹。本来我也只想略微休息,当天赶路到碌曲,没想多管事。但看着摩托上带着老婆和吃奶的娃娃,真是担心这破路上刹不住车,再把娃娃摔个好歹。于是拿出随车工具,帮他调整刹车。我一搭手就明白了,这车自打买来,这藏民车主是只知道骑,不知道修。从油门到刹车还有离合,没有不别扭的,后刹拉杆螺丝都顶到头没角度了。重新拆卸安装后刹,发现鼓刹里的拉紧弹簧还是断裂的,难怪藏民车主一直比划脚刹不回位。跪在地上帮他调整了好一阵,他也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自己也怕了,最后打发老婆孩子坐上班车走。图片是藏民车主临走脚启动时,油门不停滴往下拧,右脚不停滴踹。他只会简单汉话,没法沟通什么叫被油淹了。看得我只能一边叹气,一边给他拍个照了。后来在郎木寺碰到他,几乎与我同时到达,人家是车差人不差啊。藏民车主和老婆盛情邀请我跟他们去草原他们家做客,半通不通的说的汉话让我还是没记住在什么地方,呵呵


过了若尔盖管辖地域,进入了郎木寺的后山地界。这里的地貌景色既不是玛曲那样的广袤草原,也不是迭部的茂密山林,而是起伏不断的丘陵地貌,低洼处灌木密集。远处雪山是有名的阿尼玛卿山余脉,正午阳光下,不化的积雪闪出白光。这一带在五十年末大规模“平叛”时期,也是解放军与当地“叛乱”部落发生山地游击伏击的激烈战斗地区,甚至当时派有轰炸机出动。多年以后,当年参战的老兵回忆录中亦有讲述。

[ Last edited by 兰州一哥 on 2013-2-4 at 16:00 ]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2-4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了若尔盖管辖地域,进入了郎木寺的后山地界。这里的地貌景色既不是玛曲那样的广袤草原,也不是迭部的茂密山林,而是起伏不断的丘陵地貌,低洼处灌木密集。远处雪山是有名的阿尼玛卿山余脉,正午阳光下,不化的积雪闪出白光。这一带在五十年末大规模“平叛”时期,也是解放军与当地“叛乱”部落发生山地游击伏击的激烈战斗地区,甚至当时派有轰炸机出动。多年以后,当年参战的老兵回忆录中亦有讲述。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2-4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老兄是个奇迹!呵呵。我从郎木寺出来一上国道,就看见他站在路边,刚开始远看以为是同道摩友,停车招呼。可没想人家张嘴冒出的是英语,我心想至于嘛,虽说郎木寺大把的老外都慕名而来,可我长得像老外么?!不用这么国际户外吧。再一看骑的这辆卖不上价的破烂弯梁,让我对他的摩友身份产生严重怀疑!结果一问,这一脸方肉,胡子拉碴的壮汉,原来是个韩国人。他从包里摸出一张写字桌子大小的全中国地图,用生硬的汉语向我问路。看着他那张教学挂图,他想问的地方距离,在图上只有几毫米长,我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路线了。真想跟他说俺们中国大的可不像你们韩国,走到哪里一张地图就够用。想想也是,韩国的大小也就相当于我们一个省,拿个省图走一省也说得过去,看来国家大小决定着人对地图距离的概念感觉啊!他指着车筐里两个空油桶,再拍拍弯梁油箱,表示没有一滴油了。我说我帮你去郎木寺打油,他笑着摇头摆手说不用。我问那你怎么走,他一打手势意思是把车车给扔了,他走路!牛X!居然还有半路没油就扔车的,是不是早就骑够了早想扔了?还坚决让我别担心,只管走我的。这可让我无语了,只得挥手告别一脸晒黑笑容满面的泡菜思密达喽。
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2-4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天傍晚来到碌曲住宿一晚,早起检查车况正常,没有发现常见的国产车掉螺丝情况,不错,这超级白菜挺争气的,最起码螺丝螺帽达标!向饭馆里的人打问深入洮河路途情况,有的说有路,有的说没路,还说里面都是藏民,乱得很。他们本地人一般都不敢去。说没有加油站我倒相信,但根据我多年和藏民朋友的交往,觉得有些话是人云亦云妖魔化的。不听他们的,买个5升油桶加满油绑在后座上,有路没路到了再说。越野车前,能过就是路!想来同在一县,竟然都是如此言语,可见汉藏之间,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是多么匮乏,又是多么重要!
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山东省 2013-2-4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才华横溢。
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2-4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潜行的洮河


                        
   你从哪里来? 我从南京来,         
   你带的什么花儿来? 我带的茉莉花儿来。
                                                                ——洮州(临潭)民歌

     
       注:这是甘南临潭一带传唱六百余年的民歌,甘南之地并不生长茉莉花,是明初从江南金陵(南京)移民传承下来的。至今甘南洮州(临潭)方言还能与南京乡下方言相互听懂交谈。洮州(临潭)方言和保留的一些古语,甚至都可以从《红楼梦》里对应找到。

       洮河,在中国西北版图上是一条看去极为普通的内陆河流,从青藏高原的西倾山发源,汇入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黄河。之所以我想说洮河是潜行的,那是因为我在洮河之行中,才领悟到洮河对于甘南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说自汉魏唐宋以来,若无洮河则无甘南。在地图上呈现弯钩装走向的洮河,形象地展现了历代中原政权和汉文化以洮河为勾连,将安多藏地与中原内陆紧紧连接到一起。而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跨山越水的现代公路已摆脱了人类对于沿河而行的依赖,使得昔日商队接踵之河变成今日内藏隐秘之流,潜入了现代人们的视线之下。

       古人傍水而居,沿河而行是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因此形成了河流文明。越是在古代过去,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对于人类的活动越是决定性的。明代朱元璋开国之初,明王朝的政治军事统治就沿着洮河溯流而上进入安多藏区,所施移民屯田治边之策,对清代民国乃至今天,仍然可以看到起到的巨大影响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洮河,中原内陆的经济文化得以“茶马贸易”的方式输入安多藏区,而清末民国时期的临潭西道堂商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于临潭西道堂,到过甘南的摩友不少,但知道熟悉西道堂的恐怕不多。因此,不能不先对临潭西道堂做个简单介绍,不然后面的有些图文内容恐怕难以说清的。

       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之一,也称汉学派。1901年由创始人马启西创立于甘肃省临潭县,建立了“大房子”(宗教“大家庭”),集体经营商、农、牧、副各业,是一个以宗教信仰为纽带,深受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经济文化实体,很像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与众不同,自成一体。道堂规定全部财产属于道堂所有:“悉用于本道堂建设、教育及一切公共事业。”堂内教徒按个人所长,分配工作,全体过集体生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医疗卫生,均由道堂统一安排,统一供给。在第三任教主马明仁的全盛时期(1918~1946),不仅在北京、张家口、兰州、包头、阿坝、康定、拉萨等地设立了商栈,而且行商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深入藏区贸易的牛帮驮队,近则安多玉树果洛,远则康巴拉萨阿里,可谓西北首曲一指。还建立了农场12处,耕地达7千余亩,牧场5处,各种牲畜约5千余头,林场13处,各种作坊10余处。积累资金达百万余银元。其影响力使得西道堂第三代教主马明仁由白崇禧引荐给蒋介石在重庆接见谈话。

       西道堂的经济实力和商贸活动在民国时期称雄西北,成功的实行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大家庭组织”和共同生活。从1901年到1958年大家庭最终解体,西道堂的“大家庭组织”整整存在了57年。


       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认为在哲学上,宗教上,社会运动上,皆有值得重大注意之必要。历史学家顾颉刚和王树民在抗战时期也来到西道堂考察教育,被称为“新社会的模型”。

       著名作家张承志曾评价:“这对于哲学和人类进步的意义是极为重大的,后世只要有人类对公社思想的追求,西道堂的历史就会继续给他们以启示。


2-1-洮河边的“般若洲”-西仓寺

自离开碌曲县城向西行进,就一直在洮河的沿岸在走。洮河在这里并不显得多么宽广,但却养育生息了两岸的民众。
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2-4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是沿着过去的老路而修建的公路,车后是碌曲县城的方向。
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3-2-4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清代皇帝曾给这座洮河边上的西仓寺赐匾“般若洲”于该寺。建寺170年。2006年举办时轮金刚大法会时,在金座德哇仓.嘉样图丹嘉措活佛摸顶的一天之内前来聚集了13万人之多。
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3-29 14: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