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虾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车去拉萨-虾壳西藏游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1021#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6-26 17:0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本论坛关于尼泊尔烧尸介绍最详细的帖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22#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10 | 只看该作者
。。。。

IMG_1872.JPG (89.6 KB, 下载次数: 43)

IMG_1872.JPG

IMG_1878.JPG (101.15 KB, 下载次数: 37)

IMG_1878.JPG

IMG_1881.JPG (98.67 KB, 下载次数: 37)

IMG_1881.JPG

IMG_1875.JPG (92.97 KB, 下载次数: 33)

IMG_187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23#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11 | 只看该作者
。。。。

IMG_1889.JPG (133.04 KB, 下载次数: 38)

IMG_1889.JPG

IMG_1888.JPG (136.37 KB, 下载次数: 44)

IMG_188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24#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12 | 只看该作者
。。。。

[ Last edited by 虾壳 on 2011-6-27 at 01:13 ]

IMG_1890.JPG (63.13 KB, 下载次数: 38)

IMG_18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25#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14 | 只看该作者
阳关故道

IMG_1902.JPG (82.9 KB, 下载次数: 50)

IMG_19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26#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17 | 只看该作者
、、、、

IMG_1905.JPG (75.35 KB, 下载次数: 36)

IMG_1905.JPG

IMG_1908.JPG (68.54 KB, 下载次数: 33)

IMG_1908.JPG

IMG_1906.JPG (61.8 KB, 下载次数: 33)

IMG_1906.JPG

IMG_1911.JPG (133.49 KB, 下载次数: 39)

IMG_19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27#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2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才经过一场战争 满目伤痕

IMG_1919.JPG (167.67 KB, 下载次数: 46)

IMG_1919.JPG

IMG_1916.JPG (186.26 KB, 下载次数: 44)

IMG_1916.JPG

IMG_1918.JPG (135.26 KB, 下载次数: 40)

IMG_1918.JPG

IMG_1915.JPG (151.72 KB, 下载次数: 71)

IMG_19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28#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22 | 只看该作者
26号
今天真够忙的,
上午去了莫高石窟

下午6点 去鸣沙山 月牙泉 欣赏美景

期待有艳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29#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25 | 只看该作者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艺术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宝。   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
莫高窟外部景观(15张)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3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景色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它的石窟主要开凿于盛唐时期。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并被列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九册课文,题为《莫高窟》。被列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题为《敦煌壁画》。   外国的旅游者的评价对莫高窟的评价是: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  莫高窟
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从市区至莫高窟约有25公里,汽车行驶约25分钟左右。莫高窟古称千佛洞,这里并不是指有一个千个佛或一千个洞窟,佛语泛指有许许多多的佛和洞窟。在我国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44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据莫高窟的碑文记载,公元367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夕阳映照的沙漠奇景感动了,他老人家不知道这是矿物质在太阳照射下的光学反应,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因此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以后人们陆续修建,历经东晋、前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经过十几个世纪的努力,先后开凿了一千多个洞窟。此后,佛门弟子、达官贵人、商贾百姓,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从4世纪至14世纪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经久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30#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25 | 只看该作者
莫高窟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  莫高窟内部
,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让人注意。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31#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26 | 只看该作者
。。。。

IMG_1933.JPG (68.2 KB, 下载次数: 58)

IMG_193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32#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27 | 只看该作者
。。。。。

IMG_1936.JPG (101.65 KB, 下载次数: 36)

IMG_1936.JPG

IMG_1937.JPG (146.74 KB, 下载次数: 35)

IMG_19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33#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29 | 只看该作者
。。。。

IMG_1950.JPG (131.25 KB, 下载次数: 47)

IMG_1950.JPG

IMG_1949.JPG (138.9 KB, 下载次数: 41)

IMG_1949.JPG

IMG_1938.JPG (109.82 KB, 下载次数: 48)

IMG_193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34#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31 | 只看该作者
。。。。

IMG_1966.JPG (106.68 KB, 下载次数: 55)

IMG_1966.JPG

IMG_1965.JPG (142.83 KB, 下载次数: 43)

IMG_196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35#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32 | 只看该作者
。。。。

IMG_1968.JPG (129.67 KB, 下载次数: 52)

IMG_1968.JPG

IMG_1969.JPG (131.03 KB, 下载次数: 49)

IMG_196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36#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36 | 只看该作者
莫高窟里面不让拍照

IMG_1985.JPG (91.6 KB, 下载次数: 38)

IMG_1985.JPG

IMG_1989.JPG (252.64 KB, 下载次数: 41)

IMG_1989.JPG

IMG_1990.JPG (199.04 KB, 下载次数: 43)

IMG_1990.JPG

IMG_1987.JPG (217.34 KB, 下载次数: 41)

IMG_198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37#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39 | 只看该作者
。。。。。

IMG_2006.JPG (201.17 KB, 下载次数: 50)

IMG_2006.JPG

IMG_1996.JPG (131.85 KB, 下载次数: 45)

IMG_1996.JPG

IMG_2012.JPG (146.84 KB, 下载次数: 37)

IMG_2012.JPG

IMG_2001.JPG (247.2 KB, 下载次数: 40)

IMG_20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38#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41 | 只看该作者
中午的饭  特色

IMG_2019.JPG (113.7 KB, 下载次数: 42)

IMG_2019.JPG

IMG_2020.JPG (111.17 KB, 下载次数: 1010)

IMG_2020.JPG

IMG_2017.JPG (128.7 KB, 下载次数: 53)

IMG_20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39#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6-26 17: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抖擞啊!看来虾壳一路走来状态甚佳!好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40#
 楼主| 发表于 甘肃省 2011-6-26 17:43 | 只看该作者
下午的 鸣沙山 和月牙泉 有时间了发   睡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7 19: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