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7:54

人说山西好风光。

       提起有着“秦晋之好”渊源的陕西和山西,就想起人们常说的“陕西的历史都在地下藏着,山西的历史都在地上摆着”。
      今年6月去东北过境山西时,让我们领略了这里的太行之险、吕梁之美,汾河之秀,典故之多。另一个让我们青睐山西的缘由就是当时这里的敬老优惠政策不错,我们免门票游览了很多山西有名的景点。
      所以在今年金秋季节即将结束前,同踏青山、秦岭胡侠和我在商讨小跑活动路线时,我们首选了邻近的山西省。
      山西的风光不错,但是今年秋天的天气却不尽人意,阴雨连绵。第一天我们就是冒雨出发,过咸阳、穿西安、在临潼吃了午饭,然后走渭南、出潼关,在雨夜中到达山西永济市住下。
      第二天,我们在街上吃早饭时,顺便向当地人询问了有名的景点和路线,在永济市先后游览了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https://www.chyangwa.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5/12/02/JWEXLM4Dz1980.jpg

[ Last edited by 仁山 on 2015-12-2 at 16:17 ]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8:05

       第一站我们先去了普救寺,普救寺是我国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普救寺也因《西厢记》而名扬四海。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8:07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南向紧邻古蒲州城址,东连西厢村。寺址高耸,松柏满垣,西临黄河湾,水势汹涌澎湃;东近中条山,犹如屏障峙立,视线广阔而开朗。塬头之下一条宽阔的坡底长街,是当年通向长安的古驿道。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8:39

      
       普救寺始建于何年,现已无从得知。但从古籍记载和出士文物考证推断,隋朝初年即已有普救寺了。不过,那时该寺的名称不叫普救寺,而叫西永清院。唐朝时,曾对该院大加修葺。五代时河东节度使叛乱,后汉皇帝高祖刘知远派郭威领兵征讨,久攻不克。郭威找院僧询问对策。僧人说,只要发善心,城池即可攻下。郭威当即折箭为誓,表示决不加害百姓。第二天,郭威的军队果然攻下州城,并遵守誓言,没有杀戳一人。从此,西永清院便更名为普救寺。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8:43

       普救寺的建筑富丽堂皇,“红墙匝绕,古塔高耸,绿树丛中,殿宇隐现”。普救寺的建筑由寺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寺院部分在前,园林部分在后。
       山门上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普救寺”寺名横匾。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8:48

       普救寺的寺院建筑,大致分布在三条轴线上。目前至后,西轴线上的建筑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最后为花园;中轴线上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东轴线上有前门、僧舍、枯木堂、正法堂、斋堂、香积厨等。
       大雄宝殿内供着三尊石佛。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其中释迦牟尼佛像高三点九米,均是八十年代修复普救寺时在塔后三十三米处的地下出土的。从佛像的艺术风格看,这当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8:51

       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8:53

       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 Last edited by 仁山 on 2015-11-29 at 02:58 ]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9:02

      历史名剧《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当年,张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游玩。碰巧,在寺内看见了扶送父亲灵柩回乡时滞留在寺内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张生当年的读书处西轩,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莺莺和她母亲、侍女红娘居住的梨花深院,就在大雄宝殿的东侧。

[ Last edited by 仁山 on 2015-11-29 at 03:03 ]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9:05

       在这里有张生越墙会莺莺的跳墙处,也有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现在沿当年张生游历的小径重建了梨花深院、书、后花园、跳垣处等,并塑造厂一组佛像和《西厢记》人物蜡像,依照《西厢记》剧情再现了惊艳、借厢、闹斋、请寓、赖婚、听琴、逾垣、拷红等一幕幕戏剧场面。

[ Last edited by 仁山 on 2015-11-29 at 03:08 ]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9:18

      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皆以普救寺为背景,进行艺术创造的。
       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浦东普救寺内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使他们为其所赞叹,所感动。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西厢记》的问世,特别是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问世以来,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由于《西厢记》故事的广泛流传,普救寺也随之名扬天下。因此,剧以寺而生,寺以剧而名。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8 19:23

       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折,其故事梗概是: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就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花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许愿说:“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要二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这件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使她只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她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作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结为连理。

海纳百川-2012 发表于 2015-11-28 23:11

#70##70##70#摩旅愉快。老哥吃的真香…………

https://www.chyangwa.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5/11/29/6iqQyvRbt3007.jpg

同踏青山 发表于 2015-11-29 01:44

来顶仁山贴!
第一天,经咸阳,穿西安,临潼,渭南,潼关,到永济天已黑了,(因为下雨天黑的早些).
风雨风陵渡

同踏青山 发表于 2015-11-29 01:51

来顶仁山贴!
第二天,永济游,普救寺,蒲州古城,黄鹤楼.
途经扁鹊庙,解hai 州关帝庙.

绿野 发表于 2015-11-29 01:54

沙发还是舒服!

同踏青山 发表于 2015-11-29 01:55

来顶仁山贴!
第二天,永济游,普救寺,蒲州古城(黄河铁牛),黄鹤楼.
途经扁鹊庙,解hai 州关帝庙.

同踏青山 发表于 2015-11-29 01:59

来顶仁山贴!
第二天,永济游,普救寺,蒲州古城,黄鹤楼.
途经扁鹊庙,解hai 州关帝庙.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9 09:19

      普救寺内的楼、堂、殿、阁,还有用佛学注解的“人生一字禅”。

仁山 发表于 2015-11-29 09:20

      普救寺内的楼、堂、殿、阁,还有用佛学注解的“人生一字禅”。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人说山西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