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四头小熊

壶口,大槐树,平遥,乔家大院,郭亮王莽岭回龙景区6日 ...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中小河流。。。。
DSC_0167.jpg
DSC_0165.jpg
DSC_0166.jpg
DSC_016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山枣和老顽童。。。。。
DSC_0172.jpg
DSC_0170.jpg
DSC_0169.jpg
DSC_017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槐树移民遥想当年的辛酸往事
iZ38jyFlL7240[1].jpg
P7GbG6coF1276[1].jpg
4CcMPONGk1622[1].jpg
FWN0wzBZJ996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同时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导致红巾军起义,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使农业有所恢复。明惠  
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发生了“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又一次造成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明代时,当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50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   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量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有详细记载,在地方志如《温县志》、《宝丰县志》、《宁阳县志》、《丹风县志》、《商南县志》、《山阳县志》等都明确记载了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至今在河北、河南、山东、东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现在古大槐树为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有20余万人前往景区祭祖。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洪洞大槐树风景(1)(20张)、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洪洞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洪洞大槐树风景(2)(11张)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堂里供奉着所有从大槐树下迁出去的姓氏牌位,总共1230个,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众,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十八个省,五百县,有的还远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大槐树楹联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誉延嘉树;荫庇群生。
L2geCuxHl8629[1].jpg
YaSx0HZd06302[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旗弟 at 2011-9-13 10:10:
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同时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导致红巾军起义,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使农业有所恢复。明惠  
帝建文元年(1399年) ...

受苦受累的还是老百姓。。。。谁都不愿意离开故乡。。。。: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鸟一贯的动作,,,,,:laugh:
DSC_0190.jpg
DSC_0178.jpg
DSC_0195.jpg
DSC_017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壶口景区门口,门口基本都是饭店,去小店比较公道点,一个馒头2块
DSC_0202.jpg
DSC_0203.jpg
DSC_0201.jpg
DSC_02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区门口到瀑布还有3公里。。。
DSC_0206.jpg
DSC_0209.jpg
DSC_0205.jpg
DSC_02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声如雷鸣,水势汹涌,气势壮观,它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
DSC_0220.jpg
DSC_0222.jpg
DSC_0221.jpg
DSC_023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录制的视频上传到56上面,效果不是多好,将就着能看:dan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瀑布。。。。。。。。
DSC_0239.jpg
DSC_0238.jpg
DSC_0241.jpg
DSC_024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00000000
DSC_0241.jpg
DSC_0240.jpg
DSC_0238.jpg
DSC_02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壶口看着就是气势磅礴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熊的250很巴实 祝一路平安回到家乡。

;););););)      (y)(y)(y)(y)(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大河愚童 at 2011-9-13 12:06:
小熊的250很巴实 祝一路平安回到家乡。

;););););)      (y)(y)(y)(y)(y)

:laugh::laugh::handshake谢谢!!安全到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
DSC_0254.jpg
DSC_0255.jpg
DSC_0242.jpg
DSC_02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
DSC_0270.jpg
DSC_0267.jpg
DSC_0268.jpg
DSC_026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
DSC_0274.jpg
DSC_0273.jpg
DSC_0271.jpg
DSC_027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
DSC_0275.jpg
DSC_0281.jpg
DSC_0277.jpg
DSC_027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9-13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
DSC_0282.jpg
DSC_0293.jpg
DSC_0283.jpg
DSC_028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3-29 01: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