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叔本村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游杂记(继续更新)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21#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8-2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稍加改改 发表于 2018-7-31 14:00
叔,赶紧再来,我想看你们登顶

走一次是真怕了!简直是玩命。不过现在水泥路已经铺到上龙搂村了。但路太陡、太弯、窄,还是不冒这个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8-2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的下集是没了,近游记的后续还是有的。敬请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9-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从身边过 发表于 2018-8-9 15:17
文笔如锋,铁骑如牛,犀利!唯山高路陡乱石虎拦天不作美,顶未至, 可惜, 可惜!期待哥再战平天山。{:1_91 ...

经此一役、己是无心再战。谢谢兄弟捧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4#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0-1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LUCK路客 发表于 2018-9-8 19:07
这段上山路不是越野确实比较辛苦,我越野车久不久上去晃一下,多了也腻。

听讲水泥路已修到上龙楼,但现在己没兴趣上去了。
兄弟玩车不少啊!大排越野皆涉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5#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21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艾弗森开摩托 发表于 2018-12-21 14:21
路过几次,蛮高的,叔下次有空一起再去爬

这山大而无当,还不如你经常跑的云飞嶂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6#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龙山,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龙山,这个贵港地名狭义来讲,是指昔日的“北山下里”——今天的龙山圩,广义的则是泛指整个“北山三里”:北山上里—奇石乡,北山中里—中里乡,北山下里—龙山圩。直到现在,中里奇石两乡镇住民对外也自称龙山人。北山,即横亘贵港北部的莲花山脉,为大瑶山余脉。主峰大平天山1157米,为贵港市辖区最高峰。在古代,龙山盆地无疑是一处山清水秀、资源自给、不知有汉的世外桃源之地。在抗战时期,接近封闭的龙山盆地成为了贵县城中百姓“走日本”的天然避难之地,日本外国人的铁蹄也只是踏至最靠近县城的北山下里——龙山圩边上,未敢深入盆地半步。有传说在抗战末年,从柳州武宣溃退的南下日军散兵误入龙山盆地北部,结果被龙山土著壮人关门打狗,最后被跺成几大块后再烤成肉饼,乃大快人心之事也。
       在卫星地图中看,整个北山里犹如一个绿色的脚印,在广西众多的山地地形中也是挺醒目的一圈浓绿。就在这圈浓绿的盘地中,散落着覃利、那府、公粉、公木等几个操玉林、容县口音,其祖上皆为抗战时期从玉林逃难于此定居繁衍形成的自然村落。虽历经几代人与本地壮人通婚同化,但乡音不改。现在村民会说壮话,但日常交流还是以家乡话为主。在龙山这个壮人土著的聚居地中特显另类。楼主今日进山探访的就是其最边远的人口最少的小山村: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市区出发,约一个钟后到达了传说中的覃利村。听到摩托车的轰鸣声,村中一老两小从屋里走了出来,手搭凉棚,似在盼亲人归家。看清楚是楼主的到来、无疑是让他们失望了!几只家犬咆哮着直冲下来,楼主从小怕狗,虽然主人喝住,但还是受惊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人好客,特别是我的玉林口音让他们没有了戒意,招呼坐橙饮水…直称老表。让楼主倍感亲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村落多为覃姓,这位覃叔是仅存在村中居住不多的人之一。这里大多数人都搬出去了,他儿子在市内也有房子,但他还是喜欢呆老家舒服。说起这来,覃叔不胜吁嘘。以前一百来人口,现村中只剩几个人居住!狗比人还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覃叔告诉我:他们老家是玉林北市乡的,祖上走日本逃难至此已经几代。从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百几号人。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全村曾想迁回玉林北市,北市方也同意迁入。但女人们多不同意,说这里是山,搬回去也是山…何必折腾呢!故而作罢。女人们多是本地壮人,对她们来说,搬回玉林又何尝不是背井离乡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1#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分田到户了,玉林也再回不去了。也无所谓的回不回了,近年来,村民陆陆续续的搬离这里。对这些下一代来说、以后他们注定不会再在这里生活。这里的一切将只会在回忆中重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这些小朋友还会不会说玉林话,奶奶和她们讲壮话,而她们以普通话回应…呵呵,真是世界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3#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袖珍的一个山村,从晒场就可以看出来。全村人的晒场也不过巴掌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4#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偏僻,但绝不闭塞,更不落后。虽地处大山,离市区却不过二三十多公里。但再美的山水也不抵城市的灯红酒绿!再说,有志者志在四方。现在年轻辈岂会再如父辈般在这斯守终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5#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静谧的村庄,青山环抱,一片悠然之景。想楼主我年长之日,要有覃叔这般光景,闲时庭前漫步,看山中春绿秋黄。 日日深杯酒满,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6#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还有时时小圃花开。画面太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自来水从山上引山泉而来,水可直饮,且无需花半毛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庭前屋后果实满枝,这里的孩子也不馋,任其熟透掉地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9#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小时候家里的厨房也是像这样子的,挑水的水钩.晒衣裳的竹篙也如同一辙!此情此景,恍惚时光倒流!穿越童年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8-12-31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8 13: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