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瓦西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巢湖二日游-忠庙、运漕古镇……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81#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1 12:23 | 只看该作者
大梁上钉子的印记,当年这里到处大红灯笼高高挂。

IMG_2300.JPG (70.59 KB, 下载次数: 27)

IMG_23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2#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1 12:27 | 只看该作者
袁公馆花园被改造的面目全非,剩下的一点还能看出这曾经是一个拱门。

IMG_2307.JPG (117.45 KB, 下载次数: 25)

IMG_23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3#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1 12:33 | 只看该作者
袁公馆花园的池塘。居民把池塘当成垃圾场,长年累月,池塘越来越小。一个花园的池塘尚且如此之大,可以想象当时袁公馆的规模。

IMG_2308.JPG (84.78 KB, 下载次数: 24)

IMG_230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4#
发表于 安徽省 2012-6-1 13:17 | 只看该作者
上次读了你的《雨中初渡清流关》,这次又读了你的《运漕古镇》,图文并茂,又长知识,又赏心悦目,难得啊!我喜欢!真希望能再次读到你大作!

[ Last edited by 深蓝深蓝 on 2012-6-1 at 21:1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5#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2 08:05 | 只看该作者
提到运漕,不能不说到李鸿章。为振兴当年他匿身活命的古镇,先是以重金相购运漕镇周边良田十万亩,又融资在镇上开设堪称“江北第一仓”的李万兴、李巨兴粮仓。李鸿章长子李经方又挟驻英国公使、钦差大臣之衔,成片开发了镇上的房地产。所以,镇上主街的两侧,所建房舍格局至今仍是大同小异。

有人说“一个运漕镇,半个含山县”是李鸿章的,并不为过。


李鸿章四弟李蕴章也跻身运漕,相继开办了“元和质”当铺与“道隆”钱庄,人称此为“李鸿章当铺”,其资金雄厚,几乎垄断了全镇过半的金融市场,但这对活络一方经济则是一大推动。

IMG_2292.JPG (148.65 KB, 下载次数: 24)

IMG_229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6#
发表于 安徽省 2012-6-2 08:16 | 只看该作者
我看那印章应该很值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7#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2 08:21 | 只看该作者
运漕李鸿章当铺,座落在镇子西南,坐南朝北,前临老街,背靠裕溪河。在当时的运漕镇,无疑是投资首选、性价比高的黄金地段。  


当铺的官称,是“元和质”典当铺和“道隆”钱庄,二者合署办公,而在当地人口中,一律统称“李鸿章当铺”。当铺为五进四开歇山式悬山顶砖木结构平房,建筑面积516平方米,为当时运漕镇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商号。

IMG_2293.JPG (163.5 KB, 下载次数: 32)

IMG_229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8#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2 08:47 | 只看该作者
当年,李氏家族在运漕置下的产业,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令人咋舌,除了房产、田产,还涉足漕运和盐业,当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从当铺往西沿河一字排开,李家的房子足足绵延一里多长,光为当铺修建的两个仓库,就深达五进、占地近1500平方米。装粮食的仓库,则有李巨兴仓、李万兴仓,粮仓旁边,是占地四五百平方米的青石板晒场,从稻谷收割之日起,只要天日晴好,晒场就从不闲置,整个镇子都能闻到稻谷在阳光下散发出来的清香,从四周乡下运粮来交租的木轮车络绎不绝,吱吱呀呀的车轮声会一直响到来年春天。  
当年,在屋后的东南、西南角,还修有两座更楼,砖木结构,楼高三层,墙上留着黑洞洞的炮眼,像碉堡一样矗立在河边。天一黑,更楼上就点起灯来,放哨防盗,相互守望。抗战后期,运漕镇上只剩下十几个日本兵,仍作困兽斗,他们派了几个士兵占据了当铺,与河对岸的新四军相持,他们在更楼上架起机枪,时不时来几发点射,以造成人多势众的假象。接到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这些日本兵集体精神崩溃,都在当铺里自杀了。  


走进老屋,才发现外表浑然一体的当铺,里面像蜂巢一样搭建了很多简易房,将空间凌乱的切割开来,穿行其中,仿佛在走迷宫。四面山墙墙粉大都剥落了,露出细青砖砌成的墙体,每六块青砖一组,呈十字交错型排列,层层垒叠,一直砌到顶。用手敲一敲,宛如击铁,坚不可摧。由于山墙太高太厚,天井里渗进来的光线浮若游丝,老屋里弥漫着一团阴郁沉闷的气息。

  
如今,当铺老屋里仍然住着17户人家,他们是镇上最老的一批居民。简易房,就是他们的安身之所。有些人家,从解放初期到现在,已经住了半个世纪。他们回忆说,抗战胜利后,当铺的主人似乎人间蒸发了,只剩下空空四壁,当地人将它改成了戏院,京戏黄梅庐剧都唱,有一段时间,镇上请来戏班,其中有个唱小生的,行腔吐字韵味十足,很对人胃口,在戏院里唱了好多场,场场爆满。过了很多年人们才知道,他的名字叫王少舫。  

当铺里简直没有照相的空间,我看屋顶的木板像是没有改动过,就照了一张。

IMG_2291.JPG (100.58 KB, 下载次数: 22)

IMG_229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9#
发表于 安徽省 2012-6-3 01:32 | 只看该作者
照片拍的不错,路线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0#
发表于 安徽省 2012-6-3 07:1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要申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1#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3 08:39 | 只看该作者
说到运漕,不能不提徽商。徽商,就是皖南新安江流域的徽州籍商人,又称“徽帮”。徽商大约起于唐宋,盛于明清,称称雄中国商业舞台300余年,明清时期长江流域都有“无商不徽”“无徽不成镇”的说法,但真正把徽商事业推向顶峰的还是明初“开中制盐引法”。运漕成为江北数十万民众食盐的集散地。早已垄断了“盐引”的徽籍盐商们蜂拥而至,运漕迎来第一次繁荣。到光绪年间,徽商涉足运漕盐、粮、竹、木、典当、京广货业、烟茶、书店等几乎所有行业,而且在运漕徽商商号的名字中几乎都有一个“泰”字,这是有意区别和本地商家的不同,也反映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徽商的店堂上总挂有一块匾,上书“戒欺”或“真不二价”,这种以“诚信”为理念的商业道德,在江北广为流传,人们都愿意到徽商的店铺中买东西,徽商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想滚雪球一样,几乎垄断运漕所有行业。“宁发徽州,不发运漕”,说的就是徽州人做生意就发,运漕人做生意就不发。

如果说徽州的民居、祠堂、牌坊是徽派建筑的标志,那么几百年前徽商打造运漕这个小镇的时候,也把这些都“克隆”到了这里。

[ Last edited by 瓦西里 on 2012-6-3 at 18:40 ]

IMG_2279.JPG (106.1 KB, 下载次数: 26)

IMG_227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2#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3 09:07 | 只看该作者
运漕古民居的最大特色是把居所和商铺糅合在一起,在镇上主街道两侧是清一色的青砖马头墙,两开间三开间的两层小楼鳞次栉比,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堂。楼上多为卧室,木雕的窗阁既通风又透亮,楼的前橼挑出,可遮阳避雨。每两进之间用天井相连,徽州人称之为“四水归堂”,意思集聚四方甘霖雨露,不外流,可致钱财滚滚,生意兴隆。这样的建筑格局使得深宅大院的每一间房都可通风透气,享受阳光。

IMG_2282.JPG (151.65 KB, 下载次数: 27)

IMG_2282.JPG

IMG_2284.JPG (129.4 KB, 下载次数: 26)

IMG_2284.JPG

IMG_2276.JPG (97.78 KB, 下载次数: 21)

IMG_2276.JPG

IMG_2283.JPG (56.74 KB, 下载次数: 24)

IMG_228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3#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3 09:13 | 只看该作者
讲究的大户人家往往在二进楼上沿天井做上一圈“美人靠”,是为了年轻姑娘在此读书、做针线,又能与不能上楼的男客交谈。

这种四水归堂带美人靠的小楼已经不多了。

IMG_2288.JPG (155.58 KB, 下载次数: 25)

IMG_2288.JPG

IMG_2287.JPG (94.8 KB, 下载次数: 28)

IMG_228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4#
发表于 安徽省 2012-6-4 06:21 | 只看该作者
6月2日,踩着瓦西里的步伐从全椒跑到巢湖中庙一个来回。赞同瓦西里的报告,多么好的古迹,已破破烂烂了,都是一些不可复制历史见证,望着感到心痛!也不知当地政府部门都去干了些什么事了,不要了,干脆拿到网上整体拍卖,让有条件的地方买去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5#
发表于 安徽省 2012-6-4 07:52 | 只看该作者
知识渊博,认真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6#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4 09:08 | 只看该作者
古民宅中深宅大院有东河街五进的程家大院,房主原籍徽州绩溪,光绪年间来运漕经营布业,现在老屋已是“七十二家房客了”。上大街的陈家大院房主原籍江西金溪,光绪末年来运漕开设启元堂书店,印刷幼儿启蒙读物《三字经》、《弟子规》等,民国年间专售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书籍。


陈家大院作为公房分配给居民居住。这位住在陈家大院的老人告诉我们,大院主人的儿子还在,80多岁了,回来看过。

陈家大院破损比较严重,无人管理,让人心痛。

IMG_2281.JPG (100.71 KB, 下载次数: 23)

IMG_228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7#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4 09:14 | 只看该作者
一一些危房用篱笆围起来了事

IMG_2278.JPG (105.53 KB, 下载次数: 20)

IMG_227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8#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12-6-4 09:20 | 只看该作者
沧桑的老街、精美的装饰、古老的手艺,越来越少……

IMG_2311.JPG (83.76 KB, 下载次数: 23)

IMG_2311.JPG

IMG_2310.JPG (153.27 KB, 下载次数: 21)

IMG_2310.JPG

IMG_2312.JPG (97.43 KB, 下载次数: 24)

IMG_231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9#
发表于 安徽省 2012-6-4 09:45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见老哥了 什么时候到皖北跑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0#
发表于 安徽省 2012-6-6 01: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不错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4-26 16: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